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家对健康与经济增长的讨论开始于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人力资本是包含了教育、健康和移民等方面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健康被认为是除教育之外的人力资本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人力资本,而较少关注健康作为一种人力资本重要形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近些年,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健康的维护,学者们也逐渐认识到健康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健康的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其重要的内在价值,它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健康的个人能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健康的价值也体现在对人类发展的其他维度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工具性价值。本文首先基于一个改进的Barro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引入健康、教育、物质资本和政府公共支出等多个要素,在更为宽泛的人力资本视阈下考察了健康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使用我国1978-2015年的最新数据,通过构建健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健康综合指数作为实证分析中健康的度量指标,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广义最小二乘(GLS)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等计量方法,对健康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影响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健康水平的提高能够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以健康综合指数为代表的健康指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健康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关。本研究实现的突破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国家的宏观角度构建了健康指标体系。从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和环境因素、健康医疗卫生资源三个层面选取了36个指标对健康总体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进一步增强了健康指标体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第二,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健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针对健康各指标之间交叉相互影响的特点,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超强的自主学习和训练的优点,通过动态加权的方法构建网络模型计算指标权重,克服了指标权重确定主观性的弊端,增强了指标体系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三,在实证分析中构建了健康综合指数,扩展了健康的度量维度,使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更加全面。健康综合指数作为一项度量健康整体水平的宏观指标,是在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下对我国居民群体健康水平的综合反映。全国和区域层面健康综合指数的构建是本文在进行健康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时的一个创新尝试,弥补了实证分析中只用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医疗卫生人员数等单一指标度量健康的不足。第四,不仅构建了健康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为分析和探讨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而且由此得到计量模型,并将实证分析由纵向的全国层面深化至横向的地区比较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