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界牌岭大型露天多金属矿位于湖南省宜章县内,周边有众多居民。矿山于2017年6月22日发现,采矿区东部边坡在降雨诱发下已形成处于发育活跃活动阶段的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是矿山重大的安全隐患源。因此,对界牌岭露天矿边(滑)坡进行研究对保证矿区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采场东部滑坡和排土场边坡分别建立人工地表位移应急监测方案和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到矿山实地开展监测工作。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总结分析,掌握边(滑)坡发育动态情况,为边(滑)坡变形控制提供现实依据,保障采场东部滑坡在削坡减载阶段施工车辆人员的安全和指导排土场的安全作业管理。在边(滑)坡变形预测中引入能够反映监测点间相互关联影响的OGM(1,1)多变量模型,并使用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优化灰色模型的背景值,对比优化后OGM(l,1)模型、GM(1,1)模型、Verhulst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后选取合适的模型对排土场边坡地表位移进行预测,判断排土场边坡的演化阶段和变形趋势,有效指导排土作业。针对采场东部滑坡,建立了考虑降雨作用和渐进破坏的改进极限平衡法,以评价工程治理后滑坡的稳定性,确保后续采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监测数据,判定采场东部滑坡属于推移式滑坡,在削坡减载的工程治理下,滑坡体变化速率稳定下降,在2017年9月后趋于稳定。用改进Bishop法计算滑坡体在削坡减载至+520m前后的安全系数分别为085和1.226,该结果比传统极限平衡法法更加符合实际,治理后的安全系数高于1.15的规范标准,验证了削坡减载治理的成效。2.排土场边坡目前处于切线角由大变小的减速变形阶段,以多种监测模型对其地表变形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优化背景值后的灰色模型精度上有显著提升,并且多变量模型OGM(1,N)在边坡变形预测中的模型精度均优于其他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在边坡变形预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预测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在2019年2月仍将维持减速变形状态,无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暂无破坏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