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拼音文本系统中,词边界不仅能够促进词汇识别过程,也能够有效引导眼跳计划的进行。中文作为一种表意文字,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的词边界。已有研究发现,中文读者在阅读词切分文本时,词边界没有促进阅读,但也没有阻碍阅读。然而,研究者让泰、韩、美、日留学生阅读中文词切分文本时,词边界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以上研究都是选用读者所熟悉的阅读材料,即使没有明显的词边界,读者也可以利用自己丰厚的阅读经验,短时间内完成词汇识别过程。那么读者在学习中文新词时,他们首先需要判断哪几个字属丁-新词,然后再完成词汇识别过程,此时的词边界会起道怎样的作用有待于研究。
本研究通过学习.再学习_测试的模式,即对读者进行不同呈现方式文本的训练,来考察词切分在中文新词学习中的作用。包括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选取34名人学生和34名小学生,采用2(年龄:大学生,小学二年级学生)×2(呈现方式:无切分文本,词切分文本)×2(阶段:训练阶段,测试阶段)的混合设计,来考察词切分对不同阅读经验读者在中文新词学习中的作用。其中,年龄和呈现方式为被试间因素,阶段为被试内因素。
实验二选取32名美国留学生为被试,采用2(呈现方式:无切分文本,词切分文本)X2(阶段:学习,测试)的混合设计,来考察词切分在美国留学生学习中文新词时的作用。其中呈现方式为被试间因素,阶段为被试内因素。
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在中文新词学习中,不论对于阅读经验丰富的人学生,还是对于阅读经验不足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和美国留学生来说,在词切分文本中学习新词要比在无切分文本中学习起来容易。
(2)在中文新词学习中,词切分文本的训练效果在熟练阅读者(即大学生)没有表现出来;在初学者(小学二年级学生和美国留学生)中表现出了词切分文本的训练效果。
(3)在中文新词学习中,词切分文本训练效应在美国留学生中比小学二年级学生表现的更为明显,具体表现在,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词切分文本训练效应表现在总体加工指标上:而美国留学生的词切分训练效应则表现在晚期加工指标和总体加工指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