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比较和中国开放模式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方法,理论性、实证性和对策性相结合,主要从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战略选择三个方面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比较和中国开放模式。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重点介绍资本账户开放研究的意义和理论渊源。资本账户开放是国际经济中的普遍趋势,对各国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资本账户开放问题的研究,主要有着四个相对独立的理论渊源,这四个方面研究思路的融合构成了我们今天分析资本账户开放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这四个方面是: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论角度展开的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开放研究;从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的金融发展研究;从国际经济一体化角度展开的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从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角度对金融开放进行的研究。尽管它们研究的是资本账户开放这个共同课题,但是由于这四个理论在研究出发点、研究手段、理论背景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在研究中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进行综合分析。 而中国学者则根据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特殊问题作了独特视角的研究。 第二章,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比较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节以典型发达国家资本账户开放为例,深入分析了英国、法国、日本、新西兰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所遇到的困难和处理方法,并归纳了发达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特点和制度演进路径。第二节以典型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为例,深入分析了智利、韩国、泰国、台湾地区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所遇到的困难和处理方法,并归纳了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原因和基本特征。第三节以典型转轨国家资本账户开放为例,深入分析了波兰、俄罗斯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所遇到的困难和处理方法,并归纳了转轨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特点。第四节,对资本账户开放国际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了国际间资本账户自由化对金融资源使用、资源配置效率、实际汇率、金融业发展和财政政策的影响;对推行资本账户开放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包括资本项目管理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稳定的矛盾、外国证券投资的大量流入与证券市场的动荡等;并抽取出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有益的经验,主要体现为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相配套、在资本账户开放前先实现经常项目开放、创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适当的汇率制度采取更为稳健的“渐进模式”、在开放进程中先放松资本流入限制再放松资本流出限制以及实行浮动汇率制等。 第三章,资本账户开放的理论分析。主要从理论上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行了深度分析。从理论上说,市场经济要求资本能够自由流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资本作为关键性的要素之一,必然要求自由流动。我们从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这两个层次来认识资本账户开放的积极效应。 1、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从资金成本、市场效率、金融风险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系统的影响:资本账户开放能有效降低资金成本;资本账户开放能改善金融市场效率;资本账户开放能促进金融体系结构调整和降低风险。 2、资本账户开放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资本流入、投资水平、资源配置效率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吸引外国资本投入;提高本国的投资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四章,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模式和管理。此章分为三节,从中国资本管制的沿革与政策、开放模式选择和开放过程管理等方面分别阐述了对中国资本账户的监管、开放的观点和政策建议。 从历史实践分析而言,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外汇管理、计划经济时期“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外汇管理制度、经济转型时期的外汇管理、当代中国的外汇管理四个阶段,逐渐形成当前中国资本管制的总体框架,包括对外债和对外担保的管理、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管理和对证券投资的管理。中国资本管制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点,是渐进式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机构重叠,影响了管理效力;同时,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不足;宽进严出的管制并不对称;短期资本管理缺位。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的深入分析,包括对资本管制正效应的考察和资本外流管制的有效性的考察,并结合中国加入WTO后,依据国际协定和相关规定,中国金融改革和资本管理出现的新情况作了初步的探讨,为后文提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管理模式作了充分的背景铺垫。 对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模式选择,从实践而言有两种基本模式:渐进模式和突进模式,代表了不同的政策思路。从理论而言,资本账户开放有不同领域(资本交易、金融服务交易、外汇兑换交易),开放的不同先后顺序影响着开放效果和管理难度,由此我们探讨了资本交易的自由化次序、金融服务交易的自由化次序、外汇兑换交易的自由化次序。 对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的管理问题,对管理范围、管理手段、管理内容、管理目标、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界定,并对资本项目结汇管理、外债管理、资本外逃管理、外汇管理立法、资本项目管理的国际政策协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强调资本账户开放有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但如果没有强健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制度,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从资本账户开放中所能得到的收益,可能是有限的。所以,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体制和制度建设的状况下,没有必要也不值得全力和快速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并且,为了实现资本账户潜在的增长效应,必须有必要的前提条件,特别是要建立强健的金融体系。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应采取小步缓进的战略,并且要特别注意建立必要的前提条件;但待改革有了一定进展,金融效率和制度质量的提高有了一定的保证,或当资本变得比较充裕时,可以转而较快地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因为这时开放资本账户有肯定的正面效应。另外,在实行先慢后快开放战略的同时,我国在推行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所有阶段,必须十分注意控制资本内流,注意利用外资的效率收益;而在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过程中,在我国的资本丰裕程度明显改善以后,应积极鼓励资本外流,以获得国外较高的投资收益。 最后,特别指出,在推行资本账户自由化时,政府应特别注意制定适当的配套政策,包括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国际政策协调等,以应对开放后可能的经济波动。
其他文献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入手,探讨税收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应发挥的作用,继而通过对我国当前税收公平与效率、宏观税负、微观税负和税制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税制改革的具体措施。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时代的特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