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以及省、市各级道德模范评选工作的开展,全国上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道德模范,他们的事迹感染并带动着大众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然而,道德模范评选出来之后,对于道德模范群体的关注不应只停留在赞美上,应在全社会提倡礼遇和帮扶道德模范的风尚。这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及行善得福、德得一致的社会伦理要求,也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关键所在。基于此,中央和部分地方各级文明办制定了一批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在此方面,“沧州好人”后援会作为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成功探索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成立“沧州好人”后援会,是政府部门将帮扶道德模范工作以扶持非营利组织运作的方式进行开展的一种尝试,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示范性的意义。自2007年成立以来,“沧州好人”后援会工作逐步发展走向规范,组织运行日益平稳,帮扶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不仅使得接受帮扶的道德模范获益,还在全社会弘扬了“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使得“争当好人、争做奉献”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以“沧州好人”后援会为样本,总结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经验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可行性建议,能够为“沧州好人”后援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也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帮扶道德模范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本文梳理了当前“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积极意义。通过研究“沧州好人”后援会的客观情况和其工作创新,对“沧州好人”帮扶工作如何深入拓展进行了探索。根据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科学运行的基本要求和当前工作现状,梳理总结当前“沧州好人”帮扶工作在帮扶制度、帮扶范围、资金来源、人员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理论,就发展“沧州好人”帮扶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是建章立制,规范对道德模范的帮扶和礼遇;二是进一步拓宽帮扶范围;三是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四是设置专职工作人员;五是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