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现代木结构的蓬勃发展,大跨度木结构因造型美观和绿色自然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建筑上。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等木结构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大跨木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体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木结构的蓬勃发展,大跨度木结构因造型美观和绿色自然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建筑上。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等木结构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大跨木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馆、展览厅等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国内也在积极引入大跨木结构。大跨木结构在体现其诸多优势之余,也发生了一些木结构屋盖倒塌的案例。目前我国对于现代木结构鲁棒性的研究较少,可能成为现代木结构在我国发展的掣肘。本文以胶合木平面桁架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从试验和数值模拟的角度进行胶合木平面桁架鲁棒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1)研制了初始破坏引入装置和平面外抗侧装置。初始破坏引入装置用于模拟构件的瞬时失效,对试验模型不产生影响,又能重复使用,是连续倒塌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平面外抗侧装置由万向珠+钢化玻璃+抗侧支撑组成,既能保证平面桁架具有足够的面外刚度,又能确保结构能在平面内自由运动。(2)进行结构静力加载的试验和拆除杆件的连续性倒塌试验,考察荷载大小以及初始破坏位置对结构连续倒塌的影响。(3)基于Abaqus/Explicit分析模块,采用预定义场的方法将静力加载后结构的状态导入到连续倒塌分析模型中作为模型的初始状态,进行连续倒塌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用试验模型校正数值模型,并采用数值模型再现了试验的过程,初步得出了胶合木平面桁架模型连续倒塌的机制。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侧限约束条件、失效杆件位置以及螺栓孔与螺栓杆之间孔隙大小对模型连续倒塌的影响。(4)以构件易损性系数和构件重要性系数为基础,构建整体结构鲁棒性系数,进行胶合木平面桁架结构鲁棒性的定量评估。降低重要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和构件易损性系数,可以提高结构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大量开展了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性能试验和理论分析,基于丰富的试验资料提出了一系列节点抗剪强度计算的半经验公式。重新认识、识别已有丰富试验数据
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其耐久性一直受到关注,尤其在氯盐环境中,氯离子诱发的钢筋锈蚀是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不足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是结构抗震性能的核心目标。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需要对重要的结构进行抗倒塌分析从而调整设计使结构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二次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早期设计建设的桥梁无法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对于无法适应现代交通运输需求,且经技术评定能够通过加固改造而达到使用要求的桥梁,综合考虑经济、社
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各地区。特别是那些城市化程度高且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将显示出脆弱性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隐患。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不可逆转,未来除了采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不仅承受着来自技术和知识迅猛发展的压力,还需要时常关注国家在政治和经济制度等方面的迅速转型。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年
本文旨在研究高填土边坡两级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了其中的影响因素,揭示了这些因素影响高填土边坡两级挡土墙稳定性的过程和规律,并结合分析提出了对高填土边坡两级挡土墙的
混凝土是由水泥和砂石骨料组成的无机复合材料,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受混凝土中骨料的影响。所以骨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骨料在混凝土中约占60%-70%,所以研究研究混凝土的性能主要是研究骨料的性能。本文致力于采用分形理论中的分维值来研究混凝土的性能,通过对细骨料采用橡胶颗粒的置换来研究在分维值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橡胶颗粒对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抗裂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主要有:(1)在混凝土水
结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历来都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人们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更加重视。框架结构由于在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填充墙的作
随着城市空间的立体化拓展,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化以及国家、社会安全施工意识的提高,城市隧道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研究城市隧道施工风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