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是一种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会计的缺陷,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的新型成本会计方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根据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通过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从而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看成是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作,每个作业中心就是一个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单位;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个作业,要消耗一定资源,就形成一定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中心形成一个价值链,最后通过转移给顾客取得收入而获得盈利。
本文从我国先进企业的成本管理经验中发现自发应用ABC和ABM的实例,对它们的自发形成的环境和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规律,寻找适合我国企业运用ABC、ABM的途径和策略。
全文共分8章:
第1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及本文的主要思想。
第2章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历史,产生背景和基本概念体系。
第3章介绍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机理,包括运用基本原理、运用基本步骤和运
用决策分析。
第4章分析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外实施的现状,考察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动因、
环境、条件、特点以及应用实践中的问题。
第5章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分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不能被成功采用的真正原
因。
第6章分析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和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7章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探讨在
先进制造企业中推广应用作业成本法的途径和策略。
第8章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