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定价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以来,美国“世界通讯”、“安然”事件的先后爆发,充分暴露了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操纵股东权益,凌驾于公司内部控制之上,导致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的问题。200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实施严格规范。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各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也越来越规范。2008年6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执行规范的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相应的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外部审计师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充分可靠的内部控制信息,不仅有助于外部审计者获得有效的信息支持,还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降低公司的审计费用。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为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探讨我国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目的所在。笔者通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审计定价相关概念的界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与影响审计定价的因素进行了论述,进而探讨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定价的相关性,并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H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与审计定价负相关;  H2: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与审计定价正相关。  得出结论: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与审计定价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披露内控鉴证报告与审计定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影响审计定价最主要的因素是被审计单位规模,“四大”审计、审计意见等因素也会对审计定价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以200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颁布的两个《指引》为依据,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收集沪市上市公司关于内部控制的信息,根据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是否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和鉴证报告,运用规范研究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站在我国特定的制度背景下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研究两者的相关性不仅对审计定价模型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对规范审计收费标准,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监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规范行业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企业信息化状况、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实施BI数据决策分析的背景 条件、产生的积极作用.项目从数据集成、系统整合,数据建模、建立报表中心等方面完成BI数据
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绩效管理在促进中小企业持续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竞争优势,中小企业需要不
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微课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它以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作用推动着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开发和使用微课来改善中职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