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发的一种可以远距离和快速传播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因FMD能造成巨大的国际影响和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口蹄疫列为所有15个A类动物疫病之首位,由于其异常厉害的破坏性,我国也将FMD作为14个一类动物疫病之一,这充分显示出各国政府对口蹄疫的关注程度,预防和控制口蹄疫是各级政府所面对的既严峻又紧迫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连续6年(2009-2014年)对阿勒泰地区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动态测定以及风险因素调查与分析,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一、阿勒泰地区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效价动态监测。为了查明2009-2014年阿勒泰地区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高低及消长规律,以及时发现并分析疫苗免疫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本实验采取液相阻断ELISA法对2009年到2014年共9022份口蹄疫血清进行抗体效价监测,其中2009年至2014年监测样品数依次分别为:836份、1813份、1857份、1434份、1502份和1580份。实验结果表明,2009年到2014年六年阿勒泰地区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抗体效价≥1:128)分别为95.45%、94.77%、93.57%、92.72%、92.29%、95.1%、76.57%、80.53%、91.63%、94.86%、92.95%,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是91.34%,2009年秋季最高,为95.45%;2012年秋季最低,为76.57%;近六年阿勒泰地区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是91.34%,2009年秋季最高,为95.45%;2012年秋季最低,为76.57%;规模场相对于散养户整体水平较高。实验结果说明,2009—2014年阿勒泰地区牛O型口蹄疫抗体效价保持在较高水平,能够较好的抵御口蹄疫的侵袭,但更换疫苗前应先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工作,以免带来感染风险。二、阿勒泰地区牛O型口蹄疫发生风险因素调查。为提升阿勒泰地区口蹄疫防控水平,保障阿勒泰地区牲畜健康,维护人们健康和社会稳定。本研究采用国内外风险评估体系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阿勒泰地区实际情况,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采用资料收集、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FMD疫情史、活畜及畜产品流通、气象因素、周边野生动物的分布、屠宰加工方面因素、生态环境、家畜免疫方面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等8个评估因素及15个子因子为参考,对该地区的口蹄疫发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牛O型口蹄疫发生风险值为0.3723-0.4246,全年平均风险值为0.3924,全年各月份牛O型口蹄疫发生风险基本处于中等级别。评估结果说明,阿勒泰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在国道216、217设立人工屏障,能够很好的防止疫情的传入,口蹄疫疫情防控体系总体运行良好,但存在小型活畜交易市场检疫力度及卫生、消毒状况差、感染抗体阳性等高风险因素,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关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