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地处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西部,在历史上曾经以大面积垦荒、广种薄收来维持生活上的不足部分,结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而越垦越穷。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年来,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为主的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原州区全面启动,已完成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造林44.5万亩,封山育林13万亩。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生态、社会效益已初显成效,已被原州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证明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是非常必要,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论文研究以固原市原州区的林业建设和效益为对象,在阐述了研究进展和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就原州区林业建设规划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预期效益评价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不同条件,原州区可采用六盘山外围针阔混交型水源涵养林模式、东北部干旱片带水保防护林模式、生态经济兼用林模式、林草结合型模式和林药间作模式5种植被配置模式。2.根据原州区自然环境特点,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区,即半阴湿土石质山区,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黄土丘陵区。3.对原州区造林设计为26个类型,并按立地+植物种类+林种的方法命名,其中对防护林明确了防护类型。提出了生态经济型配置模式、生态型模式和高效经济林模式3种较为典型的配置模式方案。4.提出了六盘山外围水源涵养林建设示范区、清水河流域防护林建设示范区、干旱黄土丘陵区薪炭林建设示范区、清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示范区4个必要的示范性建设区。5.初步研究认为:林业工程实施后,涵养水源的经济效益为24354万元,保持水土总效益为1788万元,小流域治理表现为可减沙减流90%以上,木材生产效益为57600万元,农业增收13650万元,农业投入产出比为1:4.1。以改善原州区生态环境的林业工程的全面实施,同时有利于全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将为农村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并认为这一区域的林业效益有关指标体系详细确定,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