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住宅厨房PM2.5浓度的气流组织优化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eon0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大气颗粒物,可被人体吸入到达肺泡并沉积,进入血液循环。PM2.5的相对表面积较大,可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可滞留时间较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有很大损伤。目前PM2.5大量来源于燃煤源、机动车源、生物质燃烧源、扬尘源和烹饪源等。国内外都在不断的提出最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及管理措施。现代社会人们80%以上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在室内的各种排放污染源中,厨房油烟是除人员吸烟外的主要贡献者,也是室内颗粒物高于室外环境的主要因素。烹饪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物,直接影响厨房人员的健康。住宅厨房中的污染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厨房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燃烧产物,另一部分便是烹饪过程油及食材在一定温度下产生的油雾。通过系统分析吸油烟机类型、排烟道结构及厨房的补风方式,设定不同的厨房排油烟气流组织。控制厨房内吸油烟机工作模式和补风口位置,探讨在沈阳市民居厨房烹饪时,吸油烟机不同工作时长和补风口不同位置时,厨房内PM2.5的分布及排除情况。结合沈阳当地室内外PM2.5的浓度值,基于gambit软件建模和fluent软件的标准模型和离散模型的数值模拟,以室内PM2.5颗粒物分布情况为衡量指标,研究吸油烟机不同工作模式和补风口的不同布置位置对厨房内PM2.5运动和分布的影响。烹饪时为满足厨房内PM2.5浓度标准,吸油烟机的较佳工作模式:在烹饪开始前20s开启吸油烟机,烹饪时吸油烟机一直开启,烹饪结束吸油烟机持续工作达3min。补风口最佳布置方式:尽可能使补风口位置离吸油烟机距离更远,补风口截面更大。
其他文献
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持续发展,是当今大学教育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终身学习与教育的重要内涵所在。本文由体育艺术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取向和专业形成的机制切入,
随着交通与计算机的联系不断密切,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课堂上交通与计算机交叉学科的创新,是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合力创新、活动创
通过对某型引进飞机的仪表表盖玻璃常见损伤进行统计分析,对损伤情况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光学玻璃冷加工工艺,提出光学玻璃的技术指标反求方法,特别是基础尺寸的反推,透光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