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亿万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但是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每一个人的神经都被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现在好东西多的很,吃起来确不大放心,现在已经不是说有没有吃、够不够吃、有没有花样,而是怎么吃才能放心的问题,“越白的面还越不踏实,亮晶晶的大米也不踏实”。①食品安全的信用危机已经在民众中产生。在经济的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在巨大的利益驱使及自身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限制下,部分食品生产者知假买假,再加上政府在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中出现了疏忽,各项制度和标准制定的缺乏,行政执行实施不到位,导致食品产品的质量在加工和流通环节中得不到保证。最终,致使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因此,本文立足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督管理体制,合理借鉴国外有关该体制的研究成果并对之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修正完善,以期使之能融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理论体系,对我国有关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理论研究有所裨益,有所延伸。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入手,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主要来源和内在含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发展,整体性治理理论与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机构的关系,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整体性治理在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中的必要性。最后,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的理论——动态社会契约论分析论证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公众与社团,即社会性。第二部分: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概况。首先,该部分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并以美国和日本为重点分析对象;其次,对美国和日本从立法到体系等分别探析,为笔者之后的提出合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提供了参照。第三部分: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问题。首先,政府多头监管,职责不清,出现了权力交叉于错位;其次,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对于社会性监管的忽略是我国监管的一大现实性的问题;再次,食品安全监管的不统一,给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在国内和国际上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和影响;最后,食品免检制度使我国的食品制造、加工和生产企业再次钻了漏洞,是非常不安全和亟需解决的。第四部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首先,该部分探讨了我国完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的必要性;其次,该部分在借鉴中外立法模式的基础之上,确立了符合我国关于食品安全行政监管式立法模式;最后,该部分结合中国国情,对于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