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率先实施学前义务教育的研究——以屏山县屏边彝族乡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t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西部民族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社会经济、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其教育发展有别于中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在当地九年义务教育刚刚起步发展的情况下,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还十分缓慢,西部地区民族儿童的学前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滞后和社会发展的缓慢,也形成了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特殊现状。   论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第二章节中相关理论的梳理和研究,提出“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有效的学前教育应该会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等假说;然后,通过第三章节对西部民族地区一个彝族乡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分析彝族自治乡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和当地整个义务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反证假说;最后在第四章中,结合第二章相关理论对假说做正面验证,进一步论证和阐述笔者通过相关调查结果做出的四点结论分析,并提出率先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学前义务教育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在西部民族地区率先实施学前义务教育政策的进程,在学前义务教育和西部贫困民族地区之间搭一座桥,争取早日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向义务化跨步。   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能够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域制定最有利于当地教育发展的学前教育政策。率先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学前义务教育,能够让民族儿童在学前阶段克服语言障碍,克服家庭和民族文化的偏见并获得一个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学习起点;更能够为西部民族地区将来的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缩小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贫富差距,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他文献
近年来,家庭废弃药品的回收日益成为影响群众用药安全的重大问题。药品具有两面性,既能治疗疾病也能带来各种不良反应甚至药害事件。过期药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
“医药分开”是为解决长期以来“以药养医”所导致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而采取的新医疗改革尝试。目前,北京多家医院,深圳全部公立医院均已开始试行“医药分开”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本文依次列举了某医院2011年医药费用与药品加成情况,对比了国外“医药分开”政策不同模式,分析了国内“医药分开”改革历程,并利用医院详细数据,分析了“医药分开”政策推行后,医院服务方式、就医人群以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同时产生一批特殊人群,即留守儿童。人在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就是儿童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儿童缺少了父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