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本次课题通过搜集符合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适应症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治疗过程中、治疗后的症状及综合情况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对不同治疗时间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发生的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应用国产变应原制剂进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 法]选自2006年1月至2017年3月就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接受SCIT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国产变应原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两年以上,根据治疗时间分为24个月组和36个月组。让患者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根据自己的症状(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和综合情况进行评分,评分的时间点为治疗前、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观察并记录SCIT的不良反应。最后将皮下免疫治疗前后的症状VAS评分和综合情况VAS评分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 果]本次研究共纳入82例行SCIT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治疗24个月的有82例,治疗36个月组的有43例(已包含在治疗24个月的82个病例之中)。治疗24个月的患者,治疗后症状VAS评分和综合情况VA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鼻塞、鼻痒、流清涕以及综合情况在治疗6个月与治疗12个月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四个症状的疗效比较中鼻塞与打喷嚏、流清涕之间,鼻痒与打喷嚏、流清涕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而鼻塞与鼻痒之间,打喷嚏与流清涕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在43例治疗36个月患者中,治疗后症状VAS评分和综合情况VA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鼻痒、流清涕以及综合情况在治疗6个月与治疗12个月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四个症状的疗效比较中鼻塞与打喷嚏、流清涕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而鼻塞与鼻痒之间,鼻痒与打喷嚏之间,鼻痒与流清涕之间,打喷嚏与流清涕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在82例研究对象的治疗过程中,发生局部不良反应情况31例(37.80%),均未发生51例(62.20%),无全身不良反应发生,通过单变量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为4.8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论]1.使用国产变应原进行皮下免疫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国产变应原在皮下免疫治疗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