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合成、改性与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enbe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氨酯材料不易磨损、不易被腐蚀、力学性能优异,因此被大规模应用于油墨行业。与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低毒、环保,因此越来越被大众所青睐。但是目前水性聚氨酯油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其光泽度低,复溶性不好,在低极性基材(BOPP、PE等)上附着力差以及Ca2+稳定性差等。本论文首先以制备高光泽、复溶性好的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为目的,系统地研究影响油墨光泽度、复溶性的基本因素;然后针对水性聚氨酯油墨在BOPP等非极性基材上附着力差的问题,分别研究硬段单体和软段单体改性策略对提高乳液在BOPP薄膜上附着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备适合BOPP塑料基材的水性里印油墨用聚氨酯乳液;最后研究了改善水性聚氨酯乳液电解质稳定性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使用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二羟甲基丁酸(DMBA)和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D2000)为软段,制备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系统研究了聚合物的异氰酸根指数(R)、硬段含量、亲水单体(DMBA)用量、中和剂种类和比例以及对末端异氰酸酯基团(NCO)进行封端工艺对乳液及油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DMBA是乳液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DMBA用量提高,乳液粒径减小,当DMBA用量为5.5%时,乳液粒径最小,稳定性最好;R值对乳液粒径和油墨光泽度影响较大,随着R值的提高,乳液粒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光泽度则逐渐降低;硬段含量主要影响油墨的抗粘连性能,中和剂的种类则是影响油墨复溶性的关键因素,通过无机碱(NaOH)和有机碱(TEA)复合使用可以达到油墨的复溶性和干燥速度的平衡。2.分别使用硬段单体甘油单油酸酯(GMO)和软段单体含仲羟基的聚酯多元醇(P03)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改性,并研究了两种单体对WPU乳液和油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均具有较小的粒径和适中的粘度,DSC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水性聚氨酯胶膜的软硬段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GMO用量从0%提高到8%,油墨在BOPP薄膜表面的附着牢度先增大后减小,但是最大值仅为35%,而软段单体P03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油墨在BOPP薄膜表面的附着牢度,当P03用量为67%时,油墨的附着牢度可达97%。以上述实验为基础,固定P03用量为67%,将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通过后扩链的方式引入聚氨酯分子链中。发现APS的使用不仅使乳液稳定性变差,而且还降低了油墨在BOPP薄膜表面的附着牢度。3.以P03作为软段单体,DMBA作为亲水单体,通过调节R值、硬段含量、扩链度和亲水单体用量,制备了适用于BOPP薄膜的里印WPU油墨。为改善油墨的电解质稳定性,又使用DMBA阴离子亲水单体和Ymer N120非离子亲水单体复配使用的方法制备了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发现当Ymer N120与DMBA用量比为12:2时,可以得到高Ca2+稳定性(5%)和较高剥离强度(0.64N/15mm)的水性油墨。同时,使用羟基磺酸盐DMSQ作为亲水单体制备了磺酸型WPU,研究结果表明,磺酸型亲水单体的使用尽管不能提高油墨的电解质稳定性,但是可以提高油墨的复合强度。
其他文献
文章以某款车型驻车拉线的布置设计为引,介绍了驻车拉线的设计思路和过程。
豇豆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豆类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和部分温带地区。中国作为豇豆的次级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近年来也成为我国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台湾地区出生率的降低、高等技职院校的升格、扩建以及综合中学的出现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台湾技职教育体系面临一些困境,如定位出现偏差、中等
本研究试图对大学生自我管理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旨在揭示自我管理与成就动机之间具体的关系模式。研究假设为:大学生自我管理对追求成功的动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伸出小手摸了上去,谁知道刚碰到宝石,方方就不见了。方方去哪儿了呢?原来,那块宝石能把碰到它的人送到未来去。就这样,方方被带到了2019年。在2019年,方方认识了蜜蜂贝贝,贝贝带方方参观了它家的食品加工厂。当同伴找到蜜源时,就用身上的微型手机联络总部,不用再跳“8字舞”了。在贝贝家里,它们开心地看着动画片《猫和老鼠》,1个小时以后,电视发出提示音:小朋友,已经看了好长时间了,请注意你的眼睛。话
作为一种新型的前沿技术,区块链近年来被吹捧得天花乱坠。当这种拥有诸多突破性优势的新技术具体应用到技术层面上,特别在大家最为看好的金融领域,它又会面临怎样一些问题与
抗精神病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42例分析陆明康,殷美莉,周金娣,彭英芳,郭丽华,刘倩,张良栋分析氯氮平、氯丙嗪等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率、抢救措施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分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