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性认识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y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违法性认识,是当前刑法理论中的热点。有关违法性认识的概念、内容、认识错误以及其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众学者观点纷呈乃至激烈交锋。以许霆案为代表的司法实践中的中国案例,让人们对违法性认识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在实践中为违法性认识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伴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不知法者不免其罪“原则在实践中得到更有力的支持。但是,随着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日渐繁杂,“不知法者不免其罪”原则又在实践中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理论与实践难题,对从事刑法研究的人员是一个悬而未决但须彻底解决的难题。本文从违法性这一概念出发,探讨在大陆法系国家违法性的内涵和外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违法性认识的不同认知,包括:前法律的规范违反的意识说、特殊刑法的违法性意识说、一般的违法性的意识说。在综合上述理论基础上,本文从词源分析、认定标准、证明方式三个方面指出了违法性认识的内涵。进而,本文在探讨以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和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关于违法性认识的法律规定后,总结了违法性认识在其刑法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违法性认识与社会危害性认识、刑事违法性认识、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本文认为在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中,违法性认识应与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相结合,在犯罪的主观方面予以考虑,建构其在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比较违法性认识错误与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期待可能性、刑事责任能力,本文提出了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违法性认识的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包括: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行为人自身情况、行为人认识行为的法律性质的途径、行为人的所处国家或者地区的规定,以及讨论了违法性认识的可分性带来的具体认定问题。最后,本文阐述了违法性认识的有无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影响。研究违法性认识,有助于拓宽我国刑法理论的研究范围,理清我国犯罪构成体系,有助于我们完善立法、司法、执法等司法过程,有助于划清犯罪嫌疑人和非犯罪嫌疑人的法律界限,从而有利于我们人权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为制定《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摸清我国普通话普及的情况,了解普通话在我国语言生活中的实际状况,2010年,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
我国农电管理体制正面临着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社会各方对如何深化改革存在较大争论。本文在对我国农电的技术经济属性、基本现状、存在主要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我
股权投资是电网企业资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电网运营资产,其管理难度较大、管理风险较高。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有效管理是改善企业资产状况,提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渠道筹资,对患大病的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这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维持公民平等发展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
本文认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进程中,中央政府的国家意志是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认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逻辑起点。同时中央政府的国家意志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制度
沉积盆地的热体制和热历史是盆地动力学和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东西部盆地受不同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影响,热体制存在明显差异。文中从盆地的热历史、热岩石圈厚度和
<正> 作为一个不怎么得志更不得势的读书人,我对《孔乙己》《范进中举》这类写读书人的悲剧小说有着特别的关注,我总想以他们为镜,更好地看到自己并反省自身。那么,我在范进
青海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属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青海民和县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陶制喇叭筒一直被新闻史家视为中国先民开展原始信息传播活动的重要物证之一。本文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