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L-谷氨酰胺是L-谷氨酸γ-羧基酰胺化的产物。作为生命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和氨基载体,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肠溃疡、缓解运动疲劳、调节免疫力、增强脑神经机能以及辅助治疗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谷氨酰胺是L-谷氨酸γ-羧基酰胺化的产物。作为生命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和氨基载体,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肠溃疡、缓解运动疲劳、调节免疫力、增强脑神经机能以及辅助治疗癌症等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药。生产L-谷氨酰胺最常用的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在实际发酵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产酸率和转化率低的问题。本论文以实验室保藏的L-谷氨酰胺产生菌GM34为出发菌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出L-谷氨酰胺工程菌株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本研究以GM34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出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编码基因glnA1,序列分析表明,与已报道的的C.glutamicumATCC13032glnA1基因高度同源,核苷酸相似性为99.6%,突变位点并未导致酶活性中心及调节区域的变化。 将定点突变后解除腺苷酰化修饰的谷氨酰胺合成酶酶基因glnA1(Y405F)连接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穿梭质粒pXMJ19,过量表达于L-谷氨酰胺生产菌株GM34,摇瓶发酵实验表明,重组菌GM34GSM高铵根离子浓度下保持较高活性(76.7%),但由于其基因组上的基因并未进行改造,其谷氨酰胺合成酶并未完全解除腺苷酰化修饰作用。经5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产酸实验,与出发菌株GM34相比,其耗糖高峰期滞后,L-谷氨酰胺产量增加了10.3%,副产物谷氨酸分别降低了62.9%,乳酸的累积量增加了41.7%。 利用正交实验、Plackett-Burrman实验和响应面法,以L-谷氨酰胺产量为响应值,对GM34的摇瓶种子、发酵培养基及控制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的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和条件对发酵结果影响显著,经多批次摇瓶发酵验证后GM34的平均产量较优化前调高了37.6%。 对GM34进行10L罐补料分批发酵控制的初步研究,确定了最佳补糖方式、最适溶氧控制水平、最适NH4+控制浓度和最佳的pH控制策略,优化后发酵周期缩短至48h,糖酸转化率提高至39.7%,L-谷氨酰胺产量由41.0g/L提高至73.2g/L。
其他文献
混联机构结合了串联机构和并联机构两种机构的优点,其工作空间大、结构紧凑、动态响应特性好、易于实现高速运动,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以及数控机床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一类含有3-RPS和3-SPR机构的混联机构为课题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所受约束螺旋的分析,探讨了此类机构的自由度问题,对此类机构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含有3-RPS和3-SPR机构的双层式混联机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师在教学中需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和情感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素作为天然聚合物存在于所有陆生植物中,在自然界的储量和再生量都非常庞大。普遍认为,木素是一种酚类聚合物,主要来自三种羟基肉桂醇,通过自由基反应和化学偶联过程。木素分子单木素自由基的无序聚合为高分子化合物。尽管已对木素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但在木素的结构规律性和生物活性方面仍然有许多未知的地方,因此通过模拟植物体内环境来合成木素脱氢聚合物(DHP),并以此来探究低分子木素的生物活性很有必要。本文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是一种新兴的塑料注射成型技术,这种新兴技术可以很容易解决处理塑料产品原有的一些缺陷,随着现代社会其它配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革新的注射成型技术得到了推
由于传统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生物催化(酶催化和全细胞催化)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化合物的工业生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Glucanotransferase)简称为CGTase, (E. C.2.4.1.19)属于α淀粉酶家族,能够催化直链淀粉生成环糊精(Cyclodextrin, CD)。β-CD有非常优越的理化性
P(VDF-TrFE)是一类优良的铁电、压电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机电传感器、激励器、存储和其它换能器件等领域。P(VDF-TrFE)的铁电、压电性能与其结晶性能密切相关,只有β晶型的P(VDF-TrFE)表现出优良的压电和换能性能。而β晶型P(VDF-TrFE)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VDF和TrFE单组成外,样品制备条件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P(VDF-TrFE)制备通常采用传统共聚和间接氢化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