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互连网络共模抑制方法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sw3_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工艺的更新换代推动了数字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工艺向高密度、高速度、低功耗和大功率输出的方向发展,同时系统时钟频率的不断提高、驱动器上升下降时间的不断缩小和传输速率的不断增快,都对系统提出了具备噪声免疫力的要求。如何保证高速数字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系统间的正常通信成为系统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当输入输出数据率达到Gbps量级后,差分技术因具有时钟和数据恢复功能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数字电路中。同时差分信号线因具有抗噪能力强、抗EMI干扰能力强等特性而被普遍应用于高速互连标准中。然而在实际电路设计中,走线拐弯等布线设计会造成差分线线长差异,引起传输延时差,导致部分差分信号转化为共模信号,产生共模噪声。因此需要对差分线拐角设计合理的模型来抑制差分线的共模噪声。本文从高速互连网络中共模噪声的产生原因入手,研究并设计了两种基于阶梯阻抗原理的差分线拐角模型。第一,在研究阶梯阻抗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对称阶梯阻抗结构的直角拐角模型,分析了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等效电路。该模型通过周期性的阻抗变化来增加差分线内线的传输延时,减小内外走线的传输延时差,抑制差分信号转化为共模信号。通过仿真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结构具备抑制共模噪声的性能。第二,在研究实际电路走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对称阶梯阻抗结构的135度角拐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不仅能抑制部分差分信号向共模信号的转化,而且能确保差分信号优良的传输特性。同时非对称阶梯阻抗结构具有尺寸小、成本低、对原结构破坏小的特点,适用于高速电路的差分互连拐角设计。
其他文献
近年来,煤炭工业发展迅速,采煤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带式输送机大运量、高效化、长距离和高带速的发展,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已成为现代化带式输
示范区,顾名思义就是有示范效果的园区。通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各示范区建立完善农业生产相关标准体系,引导示范区周边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
水土流失是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其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世界水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降雨径流不仅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土壤养分流失的动力和输移载体。当土
航天器挠性附件的振动难以直接测量且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观测器的鲁棒多目标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借助特征结构配置的参数化
长春新碱(VCR)为常用的抗肿瘤药,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M期,抑制RNA的合成,干扰纺锤体的生成,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剂量较高时可直接破坏染色体。VCR能
扁平疣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青少年,慢性病程。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我科采用自体疣埋藏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扁平疣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8~36岁;病程2个月~6年。皮疹个数20~100个,直径1~4mm,分布仅在颜面者为58例,仅限于双手背者6例,其余累及单侧或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