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调节性B细胞及相关生物标记物的探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 NMOSD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38highBregs、BAFF、IL-10、TGF-β 水平,探讨 Bregs 在 NMOSD 急性期发挥的作用,明确BAFF与Bregs、IL-10、TGF-β关系。  2. 检测NMOSD患者外周血GFAP水平,结合EDSS评分,探讨GFAP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0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NMOSD急性期患者27例为实验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入组的NMOSD患者进行EDSS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highCD38highBregs数量,PCR法检测外周血BAFF、IL-10、TGF-β、GFAP水平,将其与健康人比较。  结果:  1. NMOSD组BAF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FF水平与EDSS评分无线性关系。  2. NMOSD组CD19+CD24highCD38highBregs水平较对照组下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egs与EDSS评分及BAFF均无线性关系。  3. NMOSD 组 IL-10、TGF-β 水平较对照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FF与IL-10有线性关系; BAFF与TGF-β无线性关系。  4. NMOSD组GFA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FAP与EDSS之间无线性关系。  结论:  1.血清BAFF在NMO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  2. Bregs在NMOSD发病机制中在数量和功能上均受损;  3. 血清GFAP与NMOSD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4. NMOSD患者急性期血清GFAP水平对判断NMOS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尚不明确。
其他文献
<正> 加拿大、苏联、美国、日本和西德等国,自六十年代就开始进行人工加固露天矿边坡的试验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岩石边坡有不同的加固技术。局部边坡(1~2个台阶)滑面不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