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研究表明ncRNA在肿瘤患者体液中稳定存在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全新的分子标志物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循环miRNA可用于多种疾病诊断,而采用循环lncRNA作为食管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仍相对较少。通过查阅文献和前期预实验我们大胆假设食管癌相关的lncRNAs可能在肿瘤发生初期释放到患者血液中去,因此可用来诊断和监测食管癌。方法:本文选择分析的10个lncRNAs(HOTAIR,AFAP1-AS1,POU3F3,HNF1A-AS1,91H,Plnc RNA1,SPRY4-IT1,ENST00000435885.1,XLOC013104和ENST00000547963.1)均是前人研究证实在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性表达lncRNA分子。通过4个部分的实验来论证我们之前提出的假设:(1)、入选lncRNAs可靠性验证:在48对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验证入选lncRNA表达差异性,挑选出在肿瘤组织中真正存在高表达的lncRNA分子;(2)、测定血浆中食管癌相关lnc RNAs的表达情况及稳定性:qRT-PCR检测筛选出的lncRNA在食管鳞癌与健康人群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延长室温放置时间,重复冻融循环,强酸强碱处理,以及核糖核酸酶消化来检测血浆中lncRNA的稳定性;(3)、体内体外实验揭示血浆中lncRNA的来源:选择5种食管细胞系,包括4种食管癌细胞(KYSE30,KYSE70,KYSE450,Eca109)和1种正常食管粘膜细胞(HET-1A),通过检测每种细胞株以及对应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培养1d,2d,3d)lncRNAs的表达,来推测肿瘤细胞能否分泌lncRNAs进入培养基;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试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裸鼠血浆中lncRNAs的表达水平,分析肿瘤与血浆lncRNAs之间关系;统计分析同一患者肿瘤组织与血浆中lncRNAs的表达是否存在相关性(n=24);比较同一患者术前和术后14d血浆中lncRNAs的表达水平改变,进一步论证血浆lncRNA的来源(n=12);最后通过延长全血放置时间实验,分析血浆lncRNAs能否来源与血细胞分泌;(4)、论证循环lncRNAs的诊断价值:在147例食管鳞癌患者以及123例正常人群血浆中检测lncRNAs的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食管癌的诊断效能。结果:食管癌相关的lncRNAs在食管癌患者血浆内稳定存在和可被检测,并且主要来源于肿瘤细胞分泌。在纳入研究的10个lncRNAs中,lncRNA POU3F3,HNF1A-AS1和SPRY4-IT1在肿瘤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01),其中lncRNA POU3F3诊断食管癌效能最高(AUC=0.842,p<0.001;灵敏度,72.8%;特异性,89.4%),并且统计分析显示lncRNA POU3F3联合SCCA可以使诊断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AUC=0.926,p<0.001;灵敏度,85.7%;特异性,81.4%),而且这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更有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临床I期患者中,诊断阳性率80.8%)。结论:血浆lncRNA POU3F3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食管鳞癌诊断分子标志物,并且联合SCCA可提高临床早期患者的诊断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