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骈文的产生与我国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密切相关,体现了魏晋时期人们对文学形式美的自觉追求。它以对偶、用典、辞藻为特征,经长期发展而趋于完善,比质朴的古文更具篇什之美。唐宋是骈文的嬗变期,但两朝骈文其实有着不同的特色。自六朝以来,骈文就是主要用于朝廷君臣之间的官文书,至唐已成定格;宋代一仍唐旧,士子学文章,应科举,求仕上达,不能不学作四六,也不能不学作四六律赋。明达之士入仕以后,一面有鉴于四六文章之弊而托钵古文,一面却还要用四六来写内外制诰,以完成官职对他的要求。宋代的古文大家,很多同样也是四六名家。“宋四六”这个名词所指其实应为宋代用骈语进行创作的一个文类,包含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的诸多文体,其功能也各不相同。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除恢复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秦汉古文传统外,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对骈文批评与改造的内容。本文意在研究欧阳修对北宋骈文的批评与革新,内容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欧阳修革新北宋骈文的时代背景进行梳理,认为唐宋骈文是一种应用文,骈散的对立与互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态势。第二章研究欧阳修的骈文批评理论,第一节探讨其功利性创作观的形成及转变,这与他的出身、仕途经历以及随性世俗的性格有很大关联;第二节以欧阳修对西昆骈文和太学体的不同态度作为研究对象,认为欧阳修对四六文的认同仍是以平易质朴的古文为理论来源的。第三章研究欧阳修以文为骈的创作实绩,将其骈文分为表奏书启和内外制诰两类阐述。第四章论述欧阳修四六文革新对宋代文学的影响。欧阳修始以古文之气注入四六,将古文的句式和手法运用于骈文的创作中,使骈文中融入了散文的气势,并达到了骈散融合的境界,使骈散从对立趋于互融,古文与骈体互取所需,且最终形成了宋代的新体骈文“宋四六”,为骈体进入俗文学提供了便利的道路。欧阳修继承了中唐韩愈、柳宗元文章骈散融合的传统,以古文为四六,开创了文学创作的新天地。在他的影响下,宋代的四六与古文走向了一条更合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