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浸没注入技术对半导体材料的改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ing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离子体浸没注入(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PⅢ)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离子注入技术,由于其拥有非视线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处理工艺。PⅢ技术从最初冶金学方面的应用,逐渐转向对生物高分子材料以及半导体微电子材料领域。我们对自行搭建的PⅢ设备,进行了离子注入剂量标定以及材料改性的一些研究。本论文使用PⅢ技术研究了p型ZnO材料制备和SOI(Silicon on Insulator)材料中氧注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PⅢ剂量标定方法,该方法基于电流测量,采用电流积分剔除二次电子影响,得到最后的离子注入剂量。当注入电压发生改变时(即二次电子的产量发生变化),在计算方法中引入电压矫正因子加以修正。当注入电压脉宽发生改变时,基于Child-law的剂量标定理论模型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本研究对加入了对电压脉宽的修正。采用PⅢ技术制备p型ZnO的研究中,研究首先使用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方法生长ZnO薄膜,再对其进行氮离子注入的掺杂。PⅢ离子注入后,样品在800℃快速退火(Rapid Thermal Annealing, RTA).使用PⅢ变化电压的注入形式制备得到了氮掺杂的p型ZnO薄膜,其空穴载流子浓度为9.74×1014 cm-3,接近1015 cm-3浓度。而载流子迁移率为6.52 cm2·V-1·s-1。但当注入剂量超过一定值,样品在退火后,其中的氮元素发生聚集形成叠氮化锌Zn(N3)2。使用掺杂磷元素的ZnO薄膜作为对比实验:采用原位生长PLD方法制备不同掺杂浓度的ZnO薄膜样品,RTA退火处理。适量的五氧化二磷掺杂对ZnO的结晶性能有所帮助,而2%浓度的掺杂浓度的结晶性能最好。RTA退火处理后,可得到p型ZnO薄膜,其空穴浓度为1.70×1017 cm-3,空穴迁移率为13.00cm2·V-1·s-1,同时探讨了磷掺杂p型ZnO的形成机理。此外本文尝试了采用PⅢ技术取代SIMOX工艺中的注氧过程,以制备SOI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不同工艺条件的氧离子注入样品,采用1300℃高温管式炉退火。研究了退火前后存在的晶格缺陷以及变化,发现氧化层厚度与退火氛围以及注入电压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高速、宽带的互连互通来交互信息。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光纤通信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电缆通信。时钟恢复电路(CRC)是光纤通信和许多类似数字通
每一篇课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产生的背景,有文化的内蕴,有民俗的差异,讲析课文就得挖掘文后的意思,就得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文本,
基于Δ-E调制的频率合成技术是在传统小数分频频率合成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将Δ-Σ调制应用于锁相式频率合成器中,将因小数分频而产生的相位噪声进行整形,再通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生理情绪关系,与社会相关系的一种生理情绪的反应,它是在人们相互交往的情感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需求。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适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包含复杂多变化学组分,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前体物。VOCs与NOx经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汽车电子产业也出现飞速发展的气象,一些新兴技术也在车载系统中得到很大的推广。车载终端设备作为这种产业的标志性产物越来越得到很多产业的重视,客户
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该文依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发达国家经验,从理论与全局的角度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合作的必要性,并探讨政府促进
轴向输出相对论磁控管是目前最紧凑的窄带高功率微波源,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轴向输出结构,它是磁控管在轴向的自然延伸,所有的叶片和谐振腔(部分和全部谐振腔)在轴向光滑
旅游业已经成为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综合性产业之一。随着低碳理念日益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业所造成的碳排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及产生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各领域对模数转换器(ADC)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对ADC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采样速率越来越快,功耗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