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CmNCED3-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nengxian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原产于我国,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其丰富的花色、多变的花型以及易于栽培等特点,使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近年来切花菊在切花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栽培面积已位居我国切花生产的首位。菊花蚜虫危害严重,在栽培的各个阶段均有发生,防治困难,严重影响菊花观赏价值,已成为菊花生产的产业瓶颈。因此,开展抗蚜性研究,对提高菊花的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意义。ABA作为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植物多种胁迫响应。本文克隆了ABA合成路径关键基因CmNCED3-1,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化菊花‘神马’,获得了CmNCED3-1超表达植株,并对其抗蚜虫性进行了探讨;采用外源喷施ABA的方法,探究了ABA处理对抗蚜虫性的影响及其抗蚜性生理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BA合成路径关键基因CmNCED3-1的克隆利用RT-PCR技术从菊花‘神马’中克隆得到ABA合成关键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CmNCED3-1.序列分析显示,ORF框长1800bp,编码600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mNCED3-1与莴苣LsNCED2同源性最高。2.ABA处理对菊花抗蚜性影响及其生理机理以切花菊‘神马’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浓度分别为0 mg·L-1、15 mg·L-1、30 mg·L-1的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比较研究了外源ABA处理后接种蚜虫的菊花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H202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以及蚜虫数目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L-1ABA可提高菊花的抗蚜性,而30mg·L-1ABA并不提高菊花的抗蚜虫性。未接种蚜虫时,15mg·L-1ABA处理下各生理指标相比对照均有升高,而30mg·L-1ABA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接种蚜虫后,15mg·L-1ABA处理下,SOD、POD、CAT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峰值分别为对照的1.6倍、2.3倍、1.9倍,H202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ABA可通过调节活性氧信号路径来提高菊花对蚜虫的抗性。3.CmNCED3-1超表达植株的获得及其抗蚜性鉴定将CmNCED3-1转化到农杆菌菌株EHA105中,叶盘法转化菊花获得抗卡那霉素(npt Ⅱ)标记的转化再生植株,经过qRT-PCR鉴定,2个转基因株系Z3、Z4中CmNCED3-1基因的表达量较野生型显著提高,分别为野生型植株的3.42倍和3.78倍;内源激素ABA含量也相应升高,分别为WT的3.2倍和3.6倍。CmNCED3-1超表达植株对蚜虫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蚜虫接种21d,Z3和Z4株系的蚜虫抑制率分别为80.5%和86.2%。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大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引入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以现象学为出发点的场所理论,观察环境并考察生活世界中人们的空间体验。 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我国大
休闲,是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休闲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园林是人类的“第二自然”,也是理想的休闲场
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作为表征植被冠层结构最基本的参量之一,是陆面过程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参数。高光谱遥感具有窄波段、多通道、图谱合一的优点,它以纳米
全红杨(Populus deltoids ’quanhong’)是杨属植物中新兴的红叶品种,因其较高的观赏价值而备受关注。目前人们对红叶杨叶色形成的机理的研究还相当匮乏,极大的限制了以全红
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在花卉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夏季多雨,正值荷花盛花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水位的增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属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的濒危鸟类。数量稀少,分布狭窄,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附录?,IUCN 1994年出版的红皮书将其列入稀有物种,中国也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