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的拉萨河谷平原,四周群山环抱,一水中流,平均海拔3650米。自公元633年,藏王松赞干布迁都建城起,迄今已有1380多年的建城史。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扶持下,推翻藏巴汗政权,建立起甘丹颇章政权,定都拉萨。从此,拉萨再次成为西藏政治中心、宗教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并迎来了继吐蕃王朝之后的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喇嘛王国覆灭。论文基于城市史学、城市形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融合城市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针对1642——1951年的拉萨古城空间形态变迁进行个案研究。论文共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的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并在之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相关理论依据。第二章简述了城市概况、历史沿革,梳理了甘丹颇章政权之前(1642年之前)的城市空间形态变迁;剖析了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与城市自然环境、政治、宗教、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依据甘丹颇章政权时期重要的历史拐点,划分出不同的历史发展分期,分别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城市的建设、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城市的发展、19世纪末至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城市的转型,重点阐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城市发生的重要建筑事件,着力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功能、演替等特征。第六章从边界、道路、城市节点、标志物等方面进一步解读了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城市空间意象,并对未来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就上述各章的论述做了总结。目前,拉萨正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建设用地增加,致使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功能重组和城市结构演替,进而推动城市形态不断演变。鉴于此,通过对甘丹颇章政权时期拉萨城市空间形态变迁的清晰认识,以期对城市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想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