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搞”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神通广大的泛义动词。其含义非常丰富,用法也相当灵活。“搞”也是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中的高频度词,句法上具有极强的组合功能;词语意义丰富。任何语言现象都有其内在原因和规律。“搞”在现代汉语中的普遍使用也有其内在原因。有些动作在人类交际中并不能找到合适的词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搞”替代其他动词。但我们发现在英语中却很少用它。鉴于此,本文结合实例,对“搞”的使用情况从英译角度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和说明。本文试图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角度讨论动词“搞”的汉译英问题。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由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的。根据比勒对语言功能的分类,彼得·纽马克形成了自己的文本类型理论,并把文本分为三种类型:即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为了解决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问题,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方法对翻译理论界贡献巨大,并且被认为是彼得·纽马克在翻译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成就。本文主要讨论“搞”的用法功能和翻译技巧,并对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分析“搞”不同的组合功能及其对应的翻译技巧;另一方面,分析归纳“搞”在日常用语中的翻译技巧。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和交际学角度,探索其在汉语中的运用方法,阐述汉语动词“搞”在不同情景下英译的差异和用法,为翻译爱好者和外国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本文从语用的角度,着重考察英语中“搞”的句法功能、词汇意义和翻译技巧。汉语“搞”是一个万能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指导下,本文作者试图提出汉语“搞”的翻译标准及可行的翻译策略。本文就其不同的翻译方法作了相应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