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青年女排队伍是国家女排的二线队伍,是女排的后备力量,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女排后备力量中二线队伍。此次研究是通过“2017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对运动员进行80·8神经类型测试。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运动才能的发展,尤其排球运动员要有针对性的专位培养,每个专位都有符合专位特点的神经类型特征。在选拔和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过程中,能够让运动员在自己合适的专位,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其中神经类型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对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的大脑机能发育水平状况、大脑机能能力状况、大脑机能特征、以及神经类型分布特征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我国青年女排队伍相对成熟,平均年龄在18.8岁,同时80%的运动员都在18岁以上(含18岁)大脑机能发育基本趋于稳定。(2)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的平均训练年限为4.48年,运动员进队训练第2年、第4年、第6年大脑机能发育增长明显,在训练第9~10年及以上运动员的大脑机能发育趋于稳定。(3)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的大脑机能能力发育状况符合同龄人发育情况。且大脑皮质机能能力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排球运动项目所要求的大脑机能能力相适应。(4)相比较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内部二传的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转换速度较快,其次分别是主攻、副攻。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主攻的神经兴奋过程水平较高,其次为二传。(5)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针对于符合运动员神经类型特征的1-4型占45.83%,不太符合运动员神经类型特征占34.1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整体神经类型分布比较符合运动员神经类型要求。(6)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符合各专位神经类型分布基本处于中等占比,其中副攻神经类型特征符合专位特点要求的较多,其次是主攻、接应、二传、自由人。尤其自由人符合专位神经类型的运动员较少。建议:(1)排球教练员在运动员15岁左右要关注运动员机能能力问题,关注其心理成长,并且建议教练员在运动员15岁以前培养其全面技能。在运动员15岁以后逐渐确定专位,更能够做到人尽其责。把考虑到神经类型特点把运动员安排到适合的专位,让运动员发挥出更大的潜力。(2)教练员在运动员系统训练的第2年、第4年、第6年,及时的引导和调整专位。进行神经类型的测试分析,把神经类型的特征结合运动员自身表现,使运动员的个人能力和专位适宜,发展更加顺利。(3)培养优秀的过程中要注意运动员专位神经类型特征,并根据现有的运动员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主攻适宜稳定型、副攻适宜灵活型、接应介于稳定型和灵活型之间、二传适宜亚稳定型、自由人适宜灵活型。(4)教练员在训练指导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神经类型特征的个性训练方法和手段,在学习中、训练中、赛前、赛中、赛后进行合理的疏导和训练以及语言、行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