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学习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与实践过程行为表现的影响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反思性学习是否能提高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实践行为表现。 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应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1级5年制本科实习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再按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实习;而实验组学生在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基础上开展以写反思日记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反思性学习。观察六个月后,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以及《护理本科生实践过程行为评价表》测量两组本科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实践行为表现。 结果:(1)本科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两组学生在确认病人问题和验证感受两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性(t值分别为4.025,4.603,p<0.001);在敏锐倾听和共同参与两方面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406,2.471,p<0.05);在建立和谐关系与传递有效信息两方面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1.817,1.396,p>0.05)。(2)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两组学生在应用护理程序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性(t值为4.190,p<0.001);在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应用相关学科知识,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明确病人的权利与义务,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分析影响病人的因素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3.08,2.236,2.159,2.024,2.492,2.018,p<0.05);在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识和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两方面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1.830,0.933,p>0.05)。 结论:反思性学习能有效地改善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与临床实践行为表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胰腺感染坏死和胰腺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33例IPN和6例PA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3例IPN病
目的:自1999年国内学者高峰等提出缺氧后处理(Hypoxic postconditioning HP)的概念后,国内外多家机构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