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脑炎E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的抗原蛋白,本实验将乙脑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基因串联,包括E蛋白上两个重要抗原域73aa~88aa,292aa~402aa,并将其定向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EAB。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试验确定表达出的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使用Western Blot方法对纯化复性后的包涵体进行检测,证实其具有免疫活性。,从克隆质粒pET-EAB中酶切出EAB基因,并与酶切回收的真核表达载体pCI-neo定向连接,构建出真核表达质粒pCI-EAB。将重组质粒pCI-EAB转染Vero细胞,其表达产物通过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方法检测出目的基因的转录与表达。以1×107、1×108、1×109CFU剂量口服接种BALB/c小鼠,分析其体内安全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该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具有相对安全性,用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证实,重组质粒在S.C500菌株在体内比较稳定。体外培养S.C500/pCI-EAB重组菌,分析其在体外的稳定性,结果表明OD600nm在0.8左右质粒是比较稳定的。以1×108CFU剂量的重组菌口服免疫小鼠,同时设含空载体沙门氏菌口服组,质粒pCI-EAB肌肉注射组和PBS口服做参比对照。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二免后一周和三免后一周,重组菌抗体水平与S.C500/pCI-neo空载体组差异显著(p<0.01);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显示,重组菌对ConA有显著的反应性,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同时CD3+、CD4+、CD8+T细胞的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口服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为防治猪乙型脑炎提供了口服活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