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絮凝剂与传统化学絮凝剂相比,可进行绿色生产,其本身无毒性,能够安全地用于给水处理及污废水处理。但由于其絮凝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使其在实际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仍然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因此,设法提高絮凝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任务。本论文主要研究提高糖蛋白絮凝剂絮凝效率及其絮凝机理,以克雷伯氏菌NIII2糖蛋白絮凝剂、猪眼源糖蛋白絮凝剂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结构、性质、絮凝性能进行研究,得到酸性糖蛋白是比较理想的生活污水处理絮凝剂。然后以污水和动物组织为源筛选出絮凝活性高的微生物菌株,对其发酵过程参数进行测定并对其产生的糖蛋白絮凝剂进行絮凝性能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结构决定性质,絮凝性是糖蛋白具有的特性,研究其一级结构对絮凝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故对两种糖蛋白絮凝剂结构进行研究,其中:采用DNS法并设计实验消除由于絮凝剂本身浑浊度对实验造成的误差,研究两种絮凝剂的总糖含量;采用Folin-酚法测得蛋白质含量;使用粘度法测定絮凝剂的粘均分子量为4.05×105 Da;使用端基法研究其末端氨基酸种类并得出MBF-NIII2分子的肽链和糖链的数量关系为1:4,其分子量约为1.62×104 Da。(2)研究了不同絮凝体系对絮凝的影响。当MBF-NIII2、猪眼源糖蛋白絮凝剂的投加量均达到0.4 m L时,其絮凝效率分别为70.18%和77.60%;添加Ca2+离子其絮凝性升高,分别为85.60%和87.90%;两种糖蛋白絮凝剂均存在热稳定性;MBF-NIII2絮凝剂中性条件下絮凝率为85.30%,而猪眼源糖蛋白絮凝剂在酸性条件下絮凝率高为91.2%。综上得出:酸性糖蛋白絮凝效率高于中性糖蛋白。(3)从破坏糖蛋白胶体的双电层和水化层方面研究糖蛋白絮凝机理。通过改变pH条件,向絮凝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中性盐溶液、水溶性乙醇,从而影响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颗粒脱稳,絮凝剂分子和污染颗粒进行聚沉从而达到絮凝效果。再用蛋白酶水解絮凝剂,使糖蛋白中肽链被打断,絮凝率下降,得出蛋白质在絮凝过程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糖蛋白絮凝剂肽链越长,分子量越大越有利于絮凝。(4)为了得到絮凝效率更高的酸性糖蛋白,以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鸡胃等为微生物菌源对其进行菌株分离,经过初筛复筛后,最终选取絮凝性最高的菌株C3对其进行组成及性质研究,其絮凝率达到86.3%。(5)对筛选得到的C3菌所产的糖蛋白采用乙醇提取法进行提取,对其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一级结构。以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污水对MBF-C3糖蛋白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测定,得出其在不同体系中的絮凝效率均高于MBF-NIII2中性糖蛋白絮凝剂,其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