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龋病作为一种多发性的细菌性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继发性根尖周炎、牙髓炎,甚至牙冠的完全损坏,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实现龋病的高效、精准的早期诊断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是目前牙科医学领域一大热点问题。近年来,纳米生物材料因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易于修饰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牙科医学研究中,尤其是在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和转化前景。本研究利用纳米合成技术,开发了一种基于两亲性材料TR4的纳米药物,并将其成功应用于龋齿的早期预防和可视化评价。该纳米药物在龋齿的防治方面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1)显著的龋齿预防作用;(2)可视化的预防和评价能力;(3)稳定的纳米结构。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TR4分子的合成及表征。应用Fmoc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TR4多肽部分,并将棕榈酸(PA)偶联到多肽上,将羧基化的四苯乙烯偶联到赖氨酸的氨基上得到TR4分子。结果表明,合成的TR4分子质量为1395.73,分子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可以自组装成纳米粒子,并且在聚集状态下诱导TPE发出荧光。2、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TR4分子对龋病防治作用的研究。以牙菌斑生物膜和牙釉质为研究模型,针对TR4分子对龋病的预防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R4分子可以和牙菌斑生物膜结合形成纳米粒子,并被产氨菌属利用产氨,中和产酸菌属代谢产生的乳酸,将牙菌斑生物膜环境维持在脱矿值(pH 5.5)以上。同时TR4分子可以和牙釉质结合,抑制牙釉质的脱矿。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TR4同牙菌斑生物膜孵育不同时间后的荧光强度变化,发现牙菌斑生物膜中的产氨菌属可以利用TR4中的精氨酸。3、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TR4分子对龋病评价作用的研究。将TR4分子和牙菌斑生物膜共孵育后,TR4分子吸附在牙菌斑生物膜和牙釉质表面形成纳米聚集态,并发出荧光。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技术验证了TR4荧光强度同牙菌斑生物膜的量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当牙釉质脱矿后,脱矿部位荧光强度变弱甚至消失。因此,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实现判断牙菌斑生物膜的覆盖程度及牙齿脱矿情况,从而达到评价龋病发生的几率和治疗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