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组织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个体劳动,每个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个人的自我要求和自我努力;其工作成就,即学生的成长却具有集体性,需要教师集体、学校等多方面的配合与共同努力。为此,教师仅完成自己的基本工作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做出更多卓越的角色外行为,即组织公民行为,这将有助于学校组织效能的提升。已有研究显示,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有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两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或心理资源,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在学校情境下,教师的心理资本越高,代表其拥有的心理资源也越多,其应对角色压力的能力也越高,不仅能有效缓解倦怠,还能提高工作满意度,促使教师做出一些有益于学校整体发展的超越角色规范的行为,即组织公民行为。为此,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以单个年级组为工作团队,探讨学校工作团队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通过对多个地区中学教师施测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任务型心理资本、人际情感型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四者两两正相关且达显著水平。(2)中学教师任务型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在性别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任务型心理资本、人际情感型心理资本及工作满意度在教龄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3)在个体层面,工作满意度在人际情感型心理资本对认同组织、利他行为、个人主动性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任务型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的影响中无中介作用。(4)工作满意度在团队导向人际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