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内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仅会影响到财富的分配,还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发展等许多方面。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却表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性和社会的稳定性,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而中国在“十五”计划期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策略则给西部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研究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对促进西部地区整体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选择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四川省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在阐述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以及两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来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结合四川省自身经济发展特点,以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非均衡效应和减贫效应为依据,考察四川省金融发展对三大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可能的影响,其中门槛效应、非均衡效应会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减贫效应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文章详细分析了四川省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在金融发展状况方面,选取了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结构三个指标来分析四川省的整体金融发展状况;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主要分析了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量和来源两方面的变化趋势,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其中泰尔指数用以衡量城市和农村两个组间的收入差距状况。基于上述规范研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了四川省1979-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资料,构建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来衡量四川省的金融发展状况,同时添加了经济增长作为控制变量,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四川省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模型共涉及四川省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GDP增长率和泰尔指数五个指标,具体的实证研究包括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VEC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四川省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的影响,而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和经济增长则与收入差距有反向的关系。最后,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包括遏制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