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弹性微球研制与调剖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油田由于地层长期注水以及层内层间的非均质性,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期时,地层波及系数小,采收率低。开展新型调剖技术,不断改变注入水流动方向,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针对油藏中大孔道的毫米级尺度特征,以高分子微球材料的合成理论为指导,利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两种不同配方的大尺度聚合物弹性微球;其次,借助高分子材料的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弹性微球的结构和性能;最后,通过填砂管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弹性微球的封堵能力和选择性分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弹性微球有良好的圆球性,粒径呈正态分布;耐温性超过90℃,耐盐性超过20000mg/L,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及稳定性;不同条件下溶胀率在1-4之间,微球溶胀率的大小与温度的高低成正比,与矿化度的高低成反比;三维互穿网络弹性微球较单一网络弹性微球的弹性、强度、耐温性、耐盐性均有所改善。弹性微球也具有良好的注入性,注入压力和阻力系数呈波动式上升,(残余)阻力系数也比较高;弹性微球首先进入高渗管进行的封堵,降低渗透率的程度较明显,而对低渗管的渗透率减小幅度较小;微球调剖前后两管的渗透率级差最大程度可从6.91降至1.62,其调整油层分流能力的效果显著。注入微球的浓度越大,调剖平衡时间越短,提高了调剖作业效率。
其他文献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已有勘探开发资料的基础上,以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研究区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和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
载荷自平衡式钢安全壳(简称“CV”)吊具样机研制项目是重大专项—钢安全壳设计技术研究课题中的研发任务之一。目前在建的AP1000核电项目的设计,分为4段钢安全壳筒体及钢安全壳顶封头和底封头,共计6段。使用的钢安全壳吊具采用吊梁式结构,由分配器、钢丝绳、八角形吊梁以及可调拉杆等组成,主要存在不足有:一是每根钢丝绳不能自平衡,须在每根钢丝绳上设置测量装置,吊装过程中须通过可调拉杆使各钢丝绳拉力基本相等
研究区储层是一个低渗透砂岩油藏,具有岩性致密、已经实施规模性注水等特征。该断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初期产油量高,但产量递减快、注水困难且注水难以见效慢。为了提高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