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an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快速城镇化持续了十余年,城市空间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空间的约束与资源的瓶颈迫使城市发展必须由增量为主的外延扩张模式向存量优化为主的内涵提升模式转型,存量更新已经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途径。在城市更新实践中,各治理主体基于资源配置、利益博弈而形成的角色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更新的内容和结果,很明显,传统政府行政主导或者房地产导向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解决更复杂的利益纠纷与博弈的问题,只有关注城市更新中的利益博弈与各主体的协调治理才能应对目前复杂的存量规划难题,其中政府治理主体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结合现阶段城市更新治理的现实情况,以政府角色为主要研究切入点,对未来城市更新的内在的治理机制与发展方向进行判定,希望探索符合其阶段特征的空间治理模式。首先,本文以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中的内在机制与政府角色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城市政体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工具,构建出空间治理总体模型,并以此为元模型分异出四个典型的不同政府角色导向下的空间治理模型:政府主导型、政府引导型、政府导控型以及延伸的理论假设——政府监管型,分析在政府政体、城市发展要素以及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演变下城市更新呈现出的不同空间效应,并结合湖贝片区更新项目的实证研究,进行深入验证。实证案例遵循“背景分析——更新历程梳理——政府参与路径——利益互动——空间效应”的研究思路,为下文政府角色演变逻辑与发展方向的分析与论证奠定实证基础,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深圳市城市更新中的政府角色从最初的“协助管理者”转为“守夜人”再逐渐演变为“导控者”,形成了政府积极调控下多元参与的演进阶段。在规划实施层面上政府突破了以往侧重于物质性改造与空间管控的政策导向,转变为强调规划实施中总体统筹、各方利益平衡、行政调控、社会服务和多方参与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从利益共享走向责任共担;第二、政府角色的演进一方面是因为在目前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语境和底层秩序建构的双重约束下政府的被动应对,另一方面是与各参与主体间寻求博弈平衡的过程中,与利益主体互动中自主演进的结果;第三、在中国制度特征下,有效强化更新政府的主动引导和积极调控的治理模式将会成为未来重点地区空间治理的发展趋势;此外,政府在强化政府行政干预的同时应厘清权力边界,成为权力下放的有限政府。最后,对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中的政府角色提出差异化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转向架作为高速列车的重要部件,对列车的运行和行车安全至关重要。转向架构架多为焊接结构,其结构复杂,焊缝数量多且分布密集。焊接缺陷的存在,使焊接接头成为整个转向架构架
在浮游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紧密关联,浮游动物为微生物提供优质的营养物质,成为微生物良好的栖息地及避难所,为微生物在浮游系统中的分布提供动力;微生物将生物大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长,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因此切实加强就业指导,不仅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有序有效顺利就业的迫切需要,更是引导学生
期刊
近年来,生物质被认为是自然界中唯一可代替化石资源用于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可再生资源。因此,生物质衍生碳水化合物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和2,5-二甲酰呋喃在科学和工业界吸
目的:研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扁桃体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