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乳腺纤维腺瘤中细胞色素家族1亚家族B成员1(cytochrome P450family 1 subfamily B member 1,CYP1B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初步探索该型肿瘤可能发生的机制,为乳腺纤维腺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中切取肿瘤组织及距瘤周1cm组织作为标本。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术前影像资料完整,所有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处理。患者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1岁,中位年龄30岁。≤29岁者38例,>29岁者42例。术前未接受放疗、化疗、物理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术后患者病理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并无其它合并肿瘤。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本次研究所有事项均已获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所有标本在离体后经10%甲醛固定,行常规石蜡包埋等处理,将包埋标本以4μm厚连续切片,随后将切片放置于预先处理好的载玻片上,滴加CYP1B1抗体(稀释比为1:200)于4℃冰箱孵育过夜;PBS缓冲液清洗,后添加反应增强液、增强酶标山羊抗小鼠/兔IgG复合物,DAB显色液镜下显色观察;苏木素复染、清水返蓝后中性树胶封片,镜下观察。以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对照。由两名病理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及评分,光镜下随机观察8个高倍镜视野,计数CYP1B1阳性细胞。其中:阳性细胞百分比≤25%为1分,>25%~50%为2分,>50%~75%为3分,>75%为4分;染色程度评分标准:不染色者为0分,颜色为淡黄色者记1分,颜色为黄色或棕黄色者记2分,颜色为棕褐色者记3分。最后以两者评分总和为最终评分:0分为阴性,1~7分为阳性,其中1~3分为低表达,4~7分为高表达。取新鲜组织标本约300mg将其放置冰块中,剪碎后加入匀浆器中,加入蛋白裂解液1ml,匀浆30min,保证蛋白充分裂解,整个过程在冰上操作;待匀浆后将组织液移入EP管中,煮沸后10000r/min离心。弃去离心后的上清液,将底层蛋白分装至200μl的EP管中,同样整个过程冰上操作,放于-70℃冰箱保存待留用。利用BCA法测定蛋白含量,电泳分离后转移至PVDF膜。5%脱脂奶粉4℃封闭过夜。加入兔抗人CYP1B1抗体(1:1000)4℃孵育过夜,加入二抗羊抗兔(1:10000)37℃孵育1h。利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测定条带的吸光度值,计算蛋白的表达量。彩超评分:常规模式超声找到病灶,选择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Clasto-graphy,UE)模式,获取成像图像后,利用罗葆明的改良5分法进行评分。运用生物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5.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采用K-S法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定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卡方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YP1B1主要在肿瘤组织细胞浆中高度表达,可见黄色或棕黄色的颗粒物质,染色深者呈棕褐色。CYP1B1在肿瘤组织、瘤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36.304,P<0.05),见表1。将获取的CYP1B1条带光密度值与内参GAPDH条带光密度值相比,即为该标本中CYP1B1蛋白表达水平,见图9。CYP1B1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阴性表达为0.10±0.05,肿瘤组织中为1.56±0.13,经K-S法对数据行正态检验,z=0.495,P=0.967。CYP1B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瘤周正常乳腺组织显著升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45,P<0.05)。CYP1B1的表达与超声UE评分,肿瘤直径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肿瘤位置无关(P>0.05)。结论1.CYP1B1在人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少量表达或不表达。2.CYP1B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位置及患者年龄无关,与纤维腺瘤瘤体直径、乳腺彩超UE评分相关,更大瘤体直径和更高乳腺彩超UE评分相应的CYP1B1表达水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