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其中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了“重视问题式教学”和“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响应课标要求,重视对问题式教学的研究,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问题式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特有的区域性和综合性使GIS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研究二者在一线教学中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研究价值。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在一线地理教学中,采用GIS辅助问题式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通过文献梳理,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在实习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验班的对照班的实验,通过访谈,了解实验班的学生在实施GIS辅助问题式教学后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对比分析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平均成绩。综合起来,得出了以下结论:(1)研究GIS辅助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很有必要,不仅响应了国家新课改的号召,也实现了对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2)提出适合GIS辅助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目的、目标、原则、方法、模式和路径。(3)利用GIS辅助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存在合理性及可适用性。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通过文献梳理法,对“问题式教学”和“GIS”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了解目前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一方面主要界定了“问题式教学”、“中学地理问题教学”和“GIS辅助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三个主要概念。另一方面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四大理论基础,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GIS辅助教学理论、问题解决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三部分,GIS辅助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目的、目标和原则。三大目的,即丰富中学地理的教学方法、优化中学地理教学环境、完善中学地理教学模式。三大目标,即熟悉操作GIS软件、提升空间分析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三大原则,即GIS与地理问题式教学相整合原则、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相结合原则、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原则。第四部分,GIS辅助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方法、模式和路径。提出了三大方法,即操作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训练实践法。三大模式,即横向推导模式、纵向递进模式、中心辐射模式。一条实施路径,即课标导向,基于GIS创设问题情境;知识关联,结合GIS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利用GIS处理数据;合作探究,操作GIS解决问题;总结评价,基于GIS反思问题;课后训练,练习GIS迁移应用。第五部分,GIS辅助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实践及有效性分析。通过实验研究法、访谈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对比实验,认为实施GIS辅助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第六部分,结论与不足。总结了本文的结论与不足之处,提出了后续可供继续探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