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期间确诊的胸腰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6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人,所有患者均口服普瑞巴林胶囊,1次1粒,1天2次。A组给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B组给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采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采用EQ-VAS对生存质量进行评定,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入院时(t0)的VAS、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的方式收集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t1)、治疗结束后3个月(t2)、治疗结束后6个月(t3)的VAS和生存质量评分,根据临床试验方法、测量与疼痛评估倡议制定的标准,记录6个月时的有效和明显改善的患者例数并计算各组总有效率和明显改善率。总有效率=[(明显改善例数+有效例数)/每组例数]×100%,明显改善率=明显改善例数/每组例数×100%。由于随访过程中每组各有2例患者失访,故选取数据记录完整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疼痛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与t0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同一时间点的VAS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效果:A组治疗有效8例,明显改善18例,治疗总有效率87%,明显改善率60%;B组治疗有效3例,明显改善25例,治疗总有效率93%,明显改善率8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明显改善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存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生存质量评分与t0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同一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能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此基础上联合表柔比星能够使疗效提高更加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