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比较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我国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10所高等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材建设和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研究表明:1、培养目标方面,有6所高等体育院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有3所高等体育院校定位于复合型人才,有1所高等体育院校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2、课程结构方面,10所高等体育院校必修课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54%~75%,比例偏高;公共基础课学时占总学时的20%~28%,比例偏低;在专业主干课的课程设置上,各体育院校都注重专业理论教育;在实践技能方面,各体育院校将侧重点放在一些时下比较流行和有自身地域特色的健身项目;实习方式以集中实习和分阶段实习为主,实习时间基本上在第七、八学期。3、在专业方向设置上,有9所高等体育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将社会指导与管理专业方向与旅游、健身、户外、体育经营管理等相结合,对专业方向进行细化,只有1所高等体育院校未划分专业方向。4、专业教材基本以人民体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为主。5、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系以就业为导向、理论学习穿插实践活动为培养手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应用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通过探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专业建设,初步建立各体育院校间的相互借鉴机制,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成为国内高校新的优势专业。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体育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方面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比较研究,为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以期打造具有北京体育大学特色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其他文献
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教练员队伍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实践性知识研究不但对教练员群体社会职业地位和专业功能确立具有重要的赋权意义;还可以为教练员职业的专业化提供理
价值是人们追求的根本目标,核心价值是在众多价值中最稳定、最重要的价值,起引领作用。中国职业体育是伴随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互作用影响下诞生的,自诞生之日起,便面临着价
研究以管理学中重要的自我评价理论(蒂托·康蒂的组织自我评价理论)为基础,目的是在我国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借鉴管理学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建立一套以我国高校使命为中心,以促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王贵贤备战十一届全运会的训练特征进行解读,具体通过分析王贵贤备战十一届全运会的赛前训练计划、
研究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上的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运动锻炼具有防治高血压的作用,但是其机制还不明了。因此本文拟观察8
西方国家户外运动有着悠久历史,社会各领域户外教育的开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国户外运动发展时间短,户外运动教育功能认识不充分,没有得到全面发挥。本文通过文献资
网球运动员情绪智力是网球运动员在比赛情景中加工、处理情绪信息和解决情绪问题的能力。网球运动员情绪智力的研究对运动员了解和正确对待自身情绪,调控比赛中的情绪问题具有
以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竞技体育是我国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优秀运动人才的战略举措。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提高了大学竞技体育在举国体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体大竞技体校成立30多年来,为国家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但至今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