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外用白脉软膏对家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研究白脉软膏改善骨伤愈合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外用中药治疗骨折愈合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筛选其中具有调节骨代谢的活性成分积累研究数据。 方法:4月龄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重2.5-3.0公斤,雌雄各半,单笼饲养,自然进食。实验动物随机分成6组,每组10-11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白脉软膏低、中、高剂量组。 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动物用25%乌拉坦4ml/kg耳缘静脉麻醉后,常规右前腿剪毛、碘伏消毒,铺无菌单,无菌条件下切开皮肤,分离肌肉、血管、神经等,暴露桡骨,采用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造成骨折模型,形成家兔桡骨骨折模型,骨折不固定,缝合皮肤,包扎伤口。术后庆大霉素4mg/kg肌注3d预防感染。造模后拍摄X光片,以确认骨折模型是否成功。术后白脉软膏低、中、高剂量组(0.33、0.67、1.34g/kg,以5cm/g计外敷),1次/日。阳性对照药:伤科接骨片,给药途径:灌胃0.35g/kgd。 各组动物于造模后每天检测患足恢复功能开始着地及加力着地时间。于给药后2个月取各组家兔,取桡骨,固定,脱水,脱钙,切片,HE染色及选取完整切片原位杂交染色法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染色后进行电脑扫描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结果: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患肢开始着地时间没有影响,但可明显缩短患肢加力着地时间;白脉软膏中及高剂量均可明显升高模型动物骨痂处BMP-2及bFGF水平。 结论: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骨伤愈合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促进骨折愈合作用与调节骨痂处BMP-2及bFGF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