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研究少数民族地方教育需求下的地理课程设计。澜沧县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澜沧县经济、教育较其他发达地方较落后,要发展地方经济,教育发展是关键。文章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对教育需求、课程、课程设计做了概念的界定,对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做了分析。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拉祜族、傣族、布朗族村寨,了解当地的教育需求和地理课程设计现状,发现地理课程设计存在譬如:对地理课程标准“吃”不透、地理课程设计的能力缺乏、地理课程设计脱离当地教育需求,缺乏民族特色、评价滞后等诸多的问题,为了让地理课程设计“接地气”,提出了要能满足少数民族地方教育需求的课程设计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观念、学生观念、师生关系和评价观念,实现这些观念的转变。在少数民族地方地理课程设计的原则上,要符合少数民族地方教育需求、要具有发展性、经济性。地方地理课程内容设计上,包括对地方地理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结构、教学方式方法和评价方式。为了保障地理课程设计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国家教育政策的宏观调整、地方主管教育部门的政策扶持以及学校层面的具体规划和落实,作为课程设计的设计者、组织者、协调者的教师,需要在思想上、观念上的转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授课技巧,通过外部培训和函授等形式不断提升自己,另外,要对民族语言文化、地方宗教文化、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进行开发利用,对民族地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