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多元化经营作为成长战略的一种开始在我国兴起和发展,时至今日,我国上市公司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多元化经营,在这些多元化公司中,有些取得了成功,比如万科集团、海尔集团,格兰仕集团等,但是也有很多公司因为实行多元化战略而遭受了重大损失甚至破产,比如巨人集团、三九集团、红塔集团等,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也因此成了我国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事实上,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统一的定论。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探寻多元化折价或溢价的来源,对多元化内生性问题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焦点,国外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证实了多元化内生性的存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公司特征所导致的必然选择,其本身似乎并不会带来价值的创造或损失。但具体到我国来说,对多元化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单方面考察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关注多元化内生性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基于多元化的内生性特征来研究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选取了江浙沪地区139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数据,在前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模型,采用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相结合的方式,使用STATA10.0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008-2010年间,江浙沪地区上市公司多元化对财务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对市场价值指标显著负相关,多元化内生性确实是存在的,绩效水平和成长性都与公司的多元化程度负相关,在控制了内生性后,样本公司多元化程度对公司绩效的回归系数变得更大了,但显著程度并没有改变,这也说明了样本公司多元化内生性问题并不明显。最后,本文对实证分析的结果做了总结,分析了多元化损害公司绩效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司提出了回归主营业务、培养核心能力,适时适度地发展相关多元化、重视技术创新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