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浑善达克沙地以沙地榆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不同树龄沙地榆孤立木进行了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调查,研究了沙地榆林的结实量、土壤种子库数量与组成及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沙地榆幼苗库特征及动态。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沙地榆林结实量变化规律为:60年生沙地榆林>46年生沙地榆林>30年生沙地榆林;不同立地沙地榆林结实量变化规律为:迎风坡>丘间低地>背风坡>坡顶;不同树龄沙地榆林孤立木结实量变化规律为: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40年生沙地榆孤立木>23年生沙地榆孤立木。(2)在2010年、2011年6月~9月连续两年观测时间内,不同林龄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大小顺序为:60年生沙地榆林>46年生沙地榆林>30年生沙地榆林;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大小顺序为:丘间低地>背风坡>迎风坡>坡顶。在2010年、2011年中,丘间低地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最多,背风坡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始终大于坡顶,而迎风坡在连续两年的观测时间里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有差异;不同树龄沙地榆孤立木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大小顺序为:23年生沙地榆孤立木>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40年生沙地榆孤立木。在整个观测期内,随着种子运移时间的延长,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内种子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3)在垂直分布方面,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种子库内种子数量不断减少。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不同树龄孤立木土壤种子库密度大小总体表现为:枯枝落叶层>0-2cm土层>2-4cm土层,枯枝落叶层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占明显优势。(4)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2010、2011年幼苗总数大小顺序均为:46年生沙地榆林>60年生沙地榆林>30年生沙地榆林;丘间低地>迎风坡>背风坡>坡顶。2010年不同树龄沙地榆孤立木幼苗总体大小顺序为:40年生沙地榆孤立木>23年生沙地榆孤立木>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2011年则表现为23年生沙地榆孤立木>40年生沙地榆孤立木>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且2011年幼苗平均株高总体大于2010年幼苗平均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