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对患者术后吻合口漏、淋巴结清扫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临床病理指标,并使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对患者术后吻合口漏、淋巴结清扫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临床病理指标,并使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血管结扎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有283名患者入组,其中不保留LCA组(高位结扎组)132例,保留LCA组(低位结扎组)151例。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获取总数、淋巴结转移例数、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中央淋巴结转移例数、肿瘤最大径、吻合口出血、预防性肠造口等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计有42例患者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高位结扎组有27例发生吻合口漏,低位结扎组共计15例发生吻合口漏,两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此外,低位结扎组手术时间稍长于高位结扎组,术中出血量稍多于高位结扎组,而术后住院天数则少于高位结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保留LCA与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相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以及结合临床经验有可能影响吻合口漏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保留LCA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97,95%CI:1.329~5.884,P=0.007)。K-M曲线结果提示不同血管结扎方式对总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563)。结论与不保留LCA组相比,保留LCA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更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并且能达到一致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不影响患者的早期总体生存率。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目前世界上患病率排名第三位的肿瘤,其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肠癌的诊断,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及治疗都得以改善,手术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都有所下降,但CRC手术并发症较多,其中吻合口漏(anastomotic leakage,AL)发生率约为2.4%~15.9%,AL发生后的病死率则可高达16%,是结直肠手术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患者出现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3例昏迷的丘脑出血患者及29例不昏迷的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GCS≤8分及GCS≥9分分成两组,选取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1)性别;(2)年龄;(3)是否合并糖尿病;(4)是否合并高血压病;(5)血红蛋白量是否<90g/L;(6)白蛋白量是否<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肠黏膜标本及血清标本中黏蛋白2(Mucin 2,MUC2)的表达情况,探讨MUC2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血清MUC2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00例CRC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
背景:PTPN12是一种新型磷酸酯酶,其作为一种抑癌分子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我室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一项前期研究发现了PTPN12遗传变异rs3750050-G导致PTPN12氨基酸序列第573位苏氨酸置换为甘氨酸(T573A),且与中国人群罹患结直肠癌(CRC)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但具体机制不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TPN12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并揭示PTPN12及其
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laparoscopic-choledochoscopic gallbladder-preserving surgery, L-CGPS )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检索词于CochraneLibrary、PubMed、WebofScience、Embase
背景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Single-door cervical laminoplasty, SDCL)是目前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的有效方法。虽然该术式临床疗效良好,但术后易出现C5神经根麻痹、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等并发症,临床医生往往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开门手术,然而开门程度过大
【目的】评价自制带可控气囊弹力胸带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后使用该自制弹力胸带包扎,对照组使用普通弹力绷带包扎,比较两组在术后3天内引流管的总引流量、日平均引流量、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皮下积液率及皮瓣坏死率的差别。 【结果】弹力胸带包扎组在术后
目的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一种简易且新颖的炎性指标,在冠心病、急性脑梗死等疾病中的预测作用已得到证实,但目前国内外关于NLR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研究报道较少。据此,本研究试图评估NLR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 我们回顾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
【目的】 分析I-III期结直肠癌中CD8+T淋巴细胞、FOXP3+T淋巴细胞两者的浸润密度比值(CD8/FOXP3)的临床病理意义,以及其对患者的术后复发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纳入102例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与Foxp3+T淋巴细胞的密度(CD8/FOXP3),评估CD8/FOXP3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并分析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