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问责文化构建对策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ian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行政问责体系的建设经过数年探索与实践,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体系,优化行政问责环境是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人们对行政问责文化建设的关怀不够。行政问责文化是行政文化的一种,以行政问责制度为基础,在行政问责体系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内在支撑作用。构建适应我国行政问责体制的行政问责文化,着重从价值观念层面美化、从制度文化层面优化、从行为文化方面强化、从物质文化方面量化,多管齐下为确保行政问责制的完善、深入和有效实施保驾护航。本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介绍了问责文化的概念、主要作用及基础理论。本文认为问责文化属于行政文化的一种,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强调了对问责主体和客体的内在约束作用;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文化的现状,论述了问责文化的发展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问责文化氛围缺失、公众权力与参与意识薄弱、未能有效形成社会性问责的整体合力等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研究本课题面临的主要难点。第三部分分析了国内外问责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认为问责制度需要文化的内在支撑才能够发挥长久实效;第四部分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行政问责文化的几大对策,主要从价值观念、丰富问责精神文化、创新问责制度文化、完善问责法制体系、引导问责行为文化和行政机构改革配套等方面全面推进。
其他文献
教唆犯的性质问题是教唆犯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教唆犯性质的不同看法会导致对教唆犯其他所有理论问题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也决定了在实践中对教唆犯一系列问题的认定和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要注意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识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
期刊
民事诉讼二审审理范围的科学界定有着非常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民事诉讼二审审理范围是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课题,它涉及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微妙关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