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榆生先生说“词学衰于明代,至子龙出,宗风大振,遂开三百年来词学中兴之盛”,要探寻清初词风嬗变的脉络,重点应放在对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的考查上。宋徵舆词在云间词派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是清初词风嬗变的重要一环,也拥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研究云间词派的基础上对宋徵舆词进行深入研究,这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云间词派有一个更透彻的把握。全文共分六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对已有的宋征舆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凸显本文的研究动机和研究方向。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宋徵舆生平及其词作收录情况,并分析论证其“凤想楼”词是由宋徵舆自己按照时序进行编排,且在创作时间上跨越六个年头,起于崇祯六年(1633)秋,止于崇祯十一年(1638)春。其《海闾倡和香词》是由吴伟业编选入《倡和诗馀》,按照词调长短进行编排,且应作于顺治四年(1647)春季之后。第二部分先从《幽兰草题词》《倡和诗馀序》《支机集凡例》等理论文献中分析云间词派词学主张的变化趋势,再从宋徵舆《唐宋词选序》及其具体作品中窥探宋徵舆个人的词学主张,以此来看宋徵舆个人的词学主张和具体实践在云间词派词学主张发展变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第三部分总结分析宋徵舆词的题材。其“凤想楼”词在内容上大体不出花间、南唐,可以分为抒怀之作和咏物之作。大部分作品闺阁气很浓,但又间有沉郁顿挫之作,其《海闾倡和香词》在内容上更加狭窄,具有明显的倡和特点,但又表现出了一丝平淡和洒脱。第四部分从“传奇的笔法”、“构思的精巧”、“用韵的规范”三方面分析宋徵舆词的创作技法,并且其“凤想楼”词晚于《海闾倡和香词》大约十年,在这十年间,宋徵舆的作词技法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可以通过这两部词集反映出来。第五部分论述宋徵舆词在云间词派中“溯源导流”的地位,及其在云间词派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综上,本文先对宋徵舆词的收录、编辑、作年情况进行梳理,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宋徵舆的词学主张,再综合分析宋徵舆词的内容和艺术,最后总结宋徵舆词在云间词派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