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分析视角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定势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文化定势被当作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出发点。然而,事实上文化定势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首先,文化定势过分夸大了群体之间的差异和群体内部的共性,而忽视群体之间的共性和群体内部的差异。文化定势还会导致民族中心主义,即按照本民族的文化标准去衡量他族文化,并对与自己文化不同的部分做出价值判断。最严重的是,文化定势会引发对他族文化的偏见,甚至是歧视。因此以定势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很容易导致交际失误。 交互社会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依据交互社会语言学关于人际交际的观点,任何交际都是人际间的交际。从这个意义上讲,跨文化交际当然也是人际间的交际,而非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人和人可以对话,而文化和文化不可以对话,因为文化和个体不是一回事,文化属于宽泛和超乎个人的范畴。两种文化之间的交际只能通过承载该文化的个体来实现。因此,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以交际个体为出发点,而不是代表群体文化特征的文化定势。交互社会语言学又指出,人际间的交际是通过语篇实现的。因此,以往以定势为依据的跨文化交际就成了跨语篇交际,语篇和语篇系统自然代替了文化和文化系统,语篇系统也就成了本文的核心概念。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微观的、较小的文化群体(如职业、公司、性别、代别等)研究入手,来探讨隐藏于文化定势中的语篇差异,以期打破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局限。本文运用了RonScollon的语篇系统分析法,将交际者置于语篇系统之中,把交际者看作是语篇系统的成员,而不是文化定势的承载者。依据Scollon,语篇系统是指整个交际系统,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的:意识形态(Ideology),即一个团体(group)的历史/社会/意识形态特点;社会化(Socialization),一个团体中的成员是怎样习得他们的成员资格与身份的;语篇形式(FormsofDiscourse),即最常见的交流方式;面子系统(facesystems),即假设中的或优先的人际关系。任何人都同时属于多个语篇系统,具有多重身份。比如,笔者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既是母亲又是妻子,既是女性又是“70后”。因此,笔者同时属于以上多种语篇系统。这些语篇系统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交际场合,并且同时对交际者施加影响。交际者交际方式和交际策略的选择实际上是交际者在若干潜在语篇系统中不断进行协商已取得语篇认同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笔者运用交互社会语言学的关于人际交际的理论和语篇系统分析法,把交际者置于语篇系统之中,从较小的群体乃至个体出发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际交际,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定势引起的种种误解有所突破。
其他文献
1    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也想成功,也想证明自己。我跑遍了世界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询问他们有没有成功的秘诀。我采访了500多位精英,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征”?为了“成功”,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的渴望;为了“成功”,我们急急忙忙地赶路,经常撞着这个碰到那个。我们是不是想过把他们扶起来,说声“对不起”?为了“成功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利于英语学习的因素,学习者的动机很容易受到影响并发生变化,出现低动机的现象,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去调节。所以,动机调控策略具有独特的重要性。目
“妈妈,我想跟你说一件事情。”6岁的女儿瑶瑶在临睡前心事重重地对我说。黑暗中,她的大眼睛闪烁着,充满期盼。  女儿说前几天她犯了一个错误,在下课的时候偷吃了小朋友的一个小面包。女儿眼睛里的亮光在我的沉默中暗淡下去。虽说我的家庭条件不富裕,但我和她的爸爸从不短孩子的吃喝,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对女儿进行正面教育,从小不让她接受小朋友家长给的东西,可竟然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妈妈!你别生气!我再也
本文从女性主义与精神分析等多重角度,分析了希尔维亚·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母女关系这一主题。一直以来,小说中的母女关系常常被理解为女主人公的成长受到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