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爆发次级贷款引起的金融危机,2008年五大投行接连出现危机,雷曼破产事件标志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开始,严重影响着各国金融与经济。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核心,其健康发展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金融危机的相关概念,在阐述历来四代金融危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近期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其次,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其中,直接影响机制即金融溢出机制包括共同贷款者效应和银行间资本流动机制,直接影响路径主要有两条,分别是持有危机国的相关证券和与危机国金融机构交叉持股。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间接路径主要包括持续降息导致净息差收窄、贸易溢出提高银行经营风险、持续信贷扩张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验证了金融危机影响的确通过降低净息差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评价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而进一步证明了金融危机恶化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通过间接方式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
最后,分析了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并提出防范危机的相关政策建议。我国银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突出特点是盈利能力降低、资本充足率下降、存贷款结构不合理。本文建议从完善金融监管,保障银行体系稳定,提高银行的运营能力,创建良好的银行经营环境这三个方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