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苣是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习用药材,维语称卡申纳,蒙语称克库其其格.菊苣黄酮是我国新开发的一种植物类黄酮制剂,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及保护心血管等方面的生物学功效,目前已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为了全面考察菊苣黄酮的性质,本论文采用天然的菊苣为原料,对菊苣黄酮的提取、含量检测、分离纯化、抗菌活性及构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通过预试验可以确定菊苣茎、叶、根,花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单因素优选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对菊苣各部分中总黄酮进行了最佳提取工艺筛选,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为: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40(W/V),提取时间为2h,回流温度为70℃。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苣各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菊苣根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0.75%,茎、叶,花次之。通过对几种树脂的考察,认为AB-8树脂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经AB-8树脂富集后,产品中总黄酮纯度为28.94%,而上柱前样液中总黄酮纯度为9.80%,提高了2.95倍,达到了富集、分离的目的。在纯化效果上得到了突破性的成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菊苣茎中的黄酮,打孔吸附法初步分离富集,用聚酰胺- Sephadex LH-20等方法从菊苣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了两种化合物(化合物Ⅰ、Ⅱ),经薄层层析,H-NMR,C--NMR等色谱分析法初步鉴定了其中一个化合物的结构,确定是为3’-羟基-4’-甲氧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二氢黄酮,在此前国内没有出现有关研究成果,在菊苣黄酮分离纯化过程中首次发现此化合物。尚有一个化合物正在鉴定中。采用平板打孔法,滤纸片法测定了菊苣叶、茎、根乙醇提取物,打孔吸附洗脱溶液(不同浓度)及化合物1(10%浓度)对常见的几个污染细菌和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菊苣根,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供试细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强,醇提物对受试真菌表现出较弱的抑制作用。根、茎醇提液对受试真菌的抑菌作用较显著,但菊苣叶乙醇提取物对受试真菌没有较明显的抑制能力。大孔树脂80%乙醇洗脱物对大肠杆菌显极强的抗性;大孔树脂100%乙醇洗脱物对所有的供试菌表现出极强的广谱抗性,尤其对黑曲霉等真菌。单体抑菌效果试验中化合物1的10%(10mg/ml)溶液没有对任何一个供试菌表现出抑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