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风机低穿特性下送端常规机组最小开机方式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C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电网覆盖陕、甘、青、宁、新五省(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是大型火电基地密集落点地区,同时也是风电等新能源电力富集地区。系统故障时,风电机组因涉网保护进入低穿运行状态,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时,动态无功装置可能会提供过多的无功造成系统过电压,这就对电网中其他发电机组的调节性能,特别是对电网常规机组最小开机方式及对应的最小开机出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外分别从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功角稳定、风机低穿特性、常规机组开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但综合考虑风机低穿特性下常规机组的最小开机方式的研究尚不足。本文就风机低穿特性下,送端常规机组的最小开机方式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双馈风机暂态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了解了双馈风机暂态过程中的激励响应,分析了多风电系统中发生故障对风机低穿特性的影响,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然后基于PS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搭建了西北五省的电气接线图,采用理论结合仿真分析手段,揭示了西北电网常规机组最小开机方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了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地区电压稳定性和火电开机方式的关系,揭示了西北电网常规机组最小开机方式与电压稳定性的交互影响特性,提出了保证西北电网在严重故障情况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具体措施。最后,本文给出了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具体判断方法,分析了判断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指标体系。针对出现的低电压问题区域,提出了送端电网常规机组的最小开机方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提升西北电网接纳新能源并网及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推动我国高占比新能源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他文献
基于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EISA)过程制备的有序介孔氧化铝材料(OMA),因其合成过程简便、材料组织结构优异,同时有希望实现大分子的高效转化,成为当今国际上石油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在EISA过程中引入适量的杂原子可有效调变有序介孔氧化铝的物理化学性质。本论文基于EISA机理采用一步法合成了氧化铜-氧化铝基复合氧化物及氧化锆-氧化铝基复合氧化物,借助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
荧光传感技术已经应用在生命科学、能源、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人们对荧光传感的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受限于已有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验制备条件等因素,荧光物质的量子效率、发光强度仍然很低,难以满足人们对荧光传感的快速发展需求。近几十年,随着微纳光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利用微纳光学结构去调控荧光物质的发光特性,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现在所提出的微纳光学结构
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智能移动机器人导航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基于视觉的SLAM正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诸如井下、隧道、管道中等复杂环境下,由于低照度,纹理不清晰,模糊和镜面反射等问题,使用传统视觉SLAM系统难以提取图像特征并生成三维地图。为解决低照度环境三维地图构建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创新点开展研究:(1)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质轻、高强等优良特性在军用、航天及汽车领域获得大量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社会需求的持续增长,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
对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气体传感器,导电沟道通常集中在有机半导体(OSCs)层底部的几个分子层内,靠近OSCs和电介质之间的界面。因此,传统OFETs气体传感器受到平面OSCs层结构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团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自组装形成的一类新型晶态多孔材料,基于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及易化学修饰等特性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发展清洁能源变的尤为重要。氢能作为绿色能源,被认为是化石能源的最有效替代能源之一。而寻求有效的氢气储存材料,以实现氢能安全和高效的储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在再生医学、体外疾病模拟和药物筛选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重编程效率低的问题严重阻碍了iPS细胞的广泛应用
碳纤维具有较高的使用温度、高强度和刚度,并且重量较轻。其被广泛用作先进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但是,由于碳纤维在制造过程中要经历碳化或石墨化等工艺,导致其表面稳定
目前,全球面临着化石资源消耗殆尽和温室效应愈加严重的严峻形势,生物质资源因其可持续且廉价丰富被认为是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其中,5-羟甲基糠醛(HMF)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