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采用一种新型的共聚物为模板来制备聚吡咯和聚苯胺中空微球,并通过静电吸附法制备聚吡咯中空微球和掺氮石墨烯复合物。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对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另外,还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循环伏安(CV)、充放电(GCD)和交流阻抗(EIS)等数据来探索它们的电化学性能。具体实验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共聚物,以此共聚物为模板,盐酸为掺杂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中空微球。通过控制吡咯单体的量来制备不同壳层厚度的聚吡咯微球,并研究壳层厚度对聚吡咯微球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随着吡咯单体的量的增加,中空微球的比电容逐渐增大,随后趋于稳定。比电容最大值达到506 F g-1。2、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共聚物,以此共聚物为模板,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中空微球,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盐酸作为掺杂剂。电化学性能显示:在1A g-1电流密度下,聚苯胺中空微球的比电容为583 Fg-1,表明聚苯胺有较高的比电容,另外在5 A g-1大电流密度下经过500次循环充放电后,聚苯胺仍保持了 69%的比电容,表明了聚苯胺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3、通过静电吸附法来制备聚吡咯中空微球/掺氮石墨烯复合物,掺氮石墨烯的巨大的比表面积为中空微球的附着提供了可能,由于掺氮石墨烯和聚吡咯中空微球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所以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良好。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计算复合物的质量比电容为575 F g-1。通过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对复合物进行500次充放电,复合物的电容仍保持90.1%,表明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